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本世纪以来,科学的飞跃进步深刻地改变着现代社会,对审美活动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乐观主义者认为科技与审美是同一的,科技的发展完全有利于审美的发展;悲观主义者则认为科技具有反人性和反审美的性质,因而对高科技社会的前景表示忧虑。其实在现代社会中,科技既有排斥审美乃至反审美的一面,又有促进、深化审美的一面。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审美的消极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是当代技术统治下的工业文明,引起了更为细密的社会分工,有种把人标准化的趋势,而审美需要并力求塑造的是有个性和丰富人格的主体。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有人开始尝试运用计算机事先编排一定的程序来创作各种乐曲。显然,作曲家的个性和创造力在这里减弱了。二是技术统治的强制性在本质上与审美的自由活动是对立的。以电视为例,电视可以把它传播对象的各方面的特征和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示在屏幕上,电视的画面处理和解释,既有权威诱导性,又有一定的专断性,它不允许观众有自由选择,滋长了审美惰性,钝化审美感兴力。三是大众媒介的广泛运用,复制手段的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艺术品的商品化。例如东家的大言可以通过卫星通讯手段抢购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的艺术品。从根本上说,艺术的商品化与审美的本性是相对立的,因为艺术品的商业价值同其审美价值并不等值,有时甚至截然相反。 科学技术反审美性质首先引起了席勒的注意和思考。“致命的冲突使人性的和谐力量分裂开来。”席勒的预感在本世纪成了现实。海德格尔指出,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机器和技术的统治,人与世界的原初同一被破坏了,审美文化濒临危境。马尔库塞对西方国家的工业文明进行批判,他指出这种技术统治的文明压抑感性,主张通过审美实现“感性解放”。 面对科学技术反审美性质这一事实,反对科学进步、要求“返回自然”的浪漫主义逃避是无济于事的。人们可以在任何一个艺术门类中找到现代科学技术的积极影响。首先体 现在为审美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摄影、电影、电视等完全是现代科技的产物,戏剧、舞蹈等表演艺术可以通过电视来欣赏。第二个方面是扩大了审美的视野,开拓了新的领域。随着宇航事业的发展,太空正逐渐进入人类的审美视野。嫦娥奔月的神话如今已成了审美的现实。第三个方面是促进了审美的民主化,促使艺术从贵族化走向大众化。典雅的芭蕾舞不再是宫廷贵族才能观赏,通过电视转播,亿万人都可观赏;电影和电视的发明,大量的古典文学名著搬上屏幕,使无力阅读的大众也可以“阅读”了。 法国学者多夫尔说得好:“艺术丧失神话的、仪式的和诗的特征是一个必经阶段,它使艺术得到了一个我们文明所特有的新的技术维度。”技术统治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必经阶段,当代社会和当代艺术必然要经过这样一个“特殊阶段”,然后才可能超越这个阶段。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努力减少这些消极影响,使科技发展对于审美的消极影响尽可能地向积极方面转化。这将促使我们更快地超越当代社会和当代艺术的这个“特殊阶段”。 (摘编自叶朗《现代科技与审美活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乐观主义者、悲观主义者对科技与审美的关系的看法,结论都是片面的,与文章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 B . 电视的直观性使审美的接受困难减少了,但助长了观众的接受惰性,久而久之观众审美水平就会下降。 C . 科技新发明是艺术商品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卫星通讯手段抢购艺术品,其结果很可能会扼杀艺术审美价值。 D . 不反对科学发展,同时清醒认识到科技排斥审美乃至反审美的一面,就能减少科技对审美产生的消极影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基于科学在现代飞跃发展的背景,探讨现代科技对审美活动的多方面影响。 B . 文章先引出话题,再提出观点,然后深入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C . 文章既关注科技对审美活动的消极影响,又肯定其积极影响,显示了思辨态度。 D . 文章从审美的方式、视野、民主化三个方面论述了科技对审美活动的推动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运用计算机事先编程序创作乐曲,减弱了作曲家的个性和创造力,与审美需要并力求塑造的主体相违背。 B . 科技反审美性质引起了很多人的忧虑和思考,马尔库塞主张通过“感性解放”,挽回审美文化的危境。 C . 随着科学的新发展,太空这一在传统审美领域难以涉及的新内容,进入人类的审美视野,丰富了审美体验。 D . 电视的发明为芭蕾舞走进千家万户、古典文学名著搬上屏幕提供了必要条件,科技进步促使艺术走向大众化。 答案: B B B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