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大旅游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国庆假期,抽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在景区屡见不鲜。(如图) 材料二:近日发布的《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对列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游客的单位或街道出具告知函,同时建立联合惩戒工作机制,被“拉黑”的游客信息将通过内部信息平台通报给旅行社、景区、饭店等,在一些实名制景区、博物馆,高峰期经营单位可以限制其购票参观。 (1) 国庆旅游所暴露出来的不文明行为说明了什么? (2) 有人认为:“是否文明出游只是个人私事,政府有点小题大做。”对此,你怎么看? (3) 为营造文明旅游的良好社会氛围,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 答案: 当前,部分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有待增强,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我国现阶段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个人与集体、国家息息相关,是否文明出游绝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是。是否文明出游,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重安全,讲礼仪;不喧哗,杜陋习;守良俗,明事理;爱环境,护古迹;文明行,最得体。
社会法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