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19作3月.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浙江大学专家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来讲解如何科学“撸串”。实验人员从市场上随机购买了鸡翅,分别用电烤箱在180℃、230℃烤制10分钟、20分钟和30分钟。将鸡翅去骨,放入机器打碎。然后,加入正己烷溶剂提取苯并芘。再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接着通过苯并芘专用柱去除杂质。最后,通过液相色谱仪测定苯并芘含量。下表:(苯并芘又称苯并(a)芘,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致癌物) 序号 烤制方式 烤制时间(min) 苯并芘含量(μg/kg) 1 180℃电烤 10 未检出 2 20 1.2 3 30 1.6 4 230℃电烤 10 未检出 5 20 2 6 30 5.4 7 生鸡翅 0 未检出 (1) 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 。 (2) 序号“7”这组实验起作用。 (3) 实验人员进一步实验:在180℃的电烤炉下,鸡翅经过约18分钟烤制已烤熟,在230℃的电烤炉下,鸡翅经过约12分钟烤制已烤熟,鸡翅刚烤熟时均未检出苯并芘。从以上实验来看,能给你什么启示?  。 答案: 【1】烤制温度对烧烤食品中的苯并芘含量高低有直接影响,烤制时间的延长会导致使苯并芘含量增加 【1】对照 【1】烤串要注意火候,烤熟了再吃,不要特意追求烤焦之后的肉香;不建议高温烹饪或将食物直接放在炭火上烤制(烤焦的肉制品中一般苯并芘含量较高,因此)吃烤串时尽量切掉烤糊发黑的部位
科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