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这个矛盾,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社会特有的矛盾因此而获得了一种理论上的解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摘选自陈强、郭起《回到延安.重温中国共产党扭转乾坤的辉煌岁月》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并简述共产党早期组织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所做的贡献。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党的建设角度概述在延安时期开展的运动的主要内容,并阐述其体现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精髓的意义。  答案: 含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贡献: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把《新青年》改办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公开理论刊物:创办半公开的《共产党》月刊:深入工人群众,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主要内容:纠正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意义:使全党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掌握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针: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