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瓜分危机加速了这场已积蓄了十年动力的运动的到来。中法战争中的失败,“ 有限现代化”的弱点已很明显。1894年那场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则无可否认地证明了它的破产。学者、官员甚至皇帝,都认为需要更彻底的变革,才可救国救民。
——据徐中的《中国近代史》等整理
材料二:清人力穷势尽,遂不得不于其明年即中华民国元年二月十二日退位,伦陷了268年的中华,至此光复;且将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一举而加以颠覆。自五口通商,我国民感觉时局的严重,奋起而图改革,至此不过70年,而有如此的大成就……。
——摘自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1)
指出材料一中“有限现代化”运动先后打出的旗号。
(2)
依据材料一,概述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历史原因。
(3)
有人据材料二认为:辛亥革命终结了在此前70年开始的国家和民族的“危局”,胜利完成了“救国救民”的使命。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答案: 自强、求富。
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洋务运动的弱点明显暴露,伴随甲午战争的失败面宣告破产,为救亡图存,维新派发起比洋务运动变革更彻底的维新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救国教民”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