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记》
材料二: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的等级制度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的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
——石培华《中国历史纵与横》
请问答
(1)
据材料一概括西周的封国有哪几类?该制度之下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
(2)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周哪两种制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4)
根据材料三,概括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答案: 分封王室、功臣、先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朝觐天子,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相辅相成。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高度集中。
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极端的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反智主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