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我国的对外交往史历经荣辱兴衰,见证了民族复兴之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丝绸之路于西汉开通,当时以陆路为主;唐朝时,对外交往活跃,丝绸之路水陆并重,全面繁荣;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材料二:(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请回答:
(1)
请写出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著名人物及其开通的重大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2)
材料二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贸易政策?采取此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3)
根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什么决定?这一决定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 人物:张骞。意义:是古代东西方来往的大动脉,对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影响: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政策:闭关锁国。 危害:不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导致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决定:设立经济特区。(答“对外开放”也给分)意义: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有利于吸收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