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众不同的条件]东南亚洞里萨湖水文图(图一)与气候图(图二): 材料二: [饱经磨难的历史]1940年,法西斯的大炮和坦克开进了包括洞里萨(湖)河沿岸的东南亚地区。1941年12月,法西斯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为名,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大米、石油、橡胶、黄金等物资成为法西斯掠夺的首选。40年代期间,被掠夺的物资计百万亿美元,使数百万人饿死。残酷的掠夺是近代东南亚地区走向贫穷的一个噩梦。 材料三:[安居乐业的生活]洞里萨湖地区的稻米远销世界各地。每年水稻播种之时,政府会举办“御耕节”,使全民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农耕生产中;为了保证稻米品质,当地人们维持一年一熟的生长机制,使产品绿色、有机健康;原生态生长链,完全回归自然的本色,对自然友好,自然也会回馈你丰饶的物产。 (1) 据图分析洞里萨湖旱雨两季水文各有什么特征。    (2) 根据所学的知识,说说材料中的“法西斯侵略者”指哪个国家?根据材料,请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角度谈谈对法西斯侵略者行为的认识。    (3) 结合材料三,说说洞里萨湖地区的生产方式对我们的启示。    答案: 旱季时,流量少,含沙量大。雨季时,流量大,含沙量少。 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邪恶与正义的战争,日本侵略者掠夺财富、造成人员伤亡,这种法西斯侵略者的行为是邪恶的,非正义的。 “御耕节”由政府承办,使全民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农耕生产中,说明政府重视粮食生产,充分调动民众生产积极性;一年一熟的生长机制,产品绿色、有机健康,使稻米品质优良;原生态生长链说明因地制宜,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法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