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以民为本,循法而治。新中国首部民法典,是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和依靠。材料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编纂民法典的决定。在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中,听取全国人大代表、法学专家的意见,先后 10 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 42.5 万人提出的意见建议。2020 年 5 月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随后,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公布民法典并决定于2021 年 1 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 《民法典》第一条规定∶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民法典》。" 材料三∶2021 年1 月 6 日,我市某县出现生态资源损失赔偿的首例案件。吴某与其母亲在某村山上猎捕 39 只野生鸟类,被民警当场抓获。经法院审理,依法判决吴某与其母亲赔偿生态资源损失费用 1100 元,并在温州市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 法条链接∶《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和费用。 (1) 材料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什么职权? (2) 根据材料,说明应该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根据材料二,请你解释《民法典》与宪法的关系。 (4) 从法律作用的角度,谈谈本案给你的启示。 答案: 立法权。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主张要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②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④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合理分工又相互协调。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吴某及其母亲依据民法典被判决,可以看出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通过民法典制裁吴某及其母亲违法行为,以扬善除恶,伸张正义,维护我们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在民法典的法律条文中可以看到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教育人们不要违法
社会法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