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以上三幅图片中任选两幅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选择:图一和图二 主题:交通线路的开辟,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与联系。 说明:汉代张骞通西域,由此开辟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连接中国和中西亚地区、南亚地区,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先进的丝织品,造纸术逐渐向外传播,推动欧洲,印度的发展。同时西域的葡萄、苜蓿等农作物品种,印度的佛教等传入中原地区文化,影响中国文化。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第一次把世界各大洲连为一个整体。人类文明交流联系进一步加强,欧洲先进的耕作技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思想文化逐渐渗透到亚非拉地区。美洲的高产农作物烟草、玉米、马铃薯等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总之,交通线路的开辟成为联通各民族各地区的纽带,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有力的推动了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与发展。 示例二 选择:图二和图三 主题:世界经济发展走向经济一体化,整体化。 说明:16世纪初,麦哲伦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第一次把世界各大洲连为一个整体,欧洲的殖民扩张、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19世纪末,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以廉价的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工业革命带来交通运输业的革命,轮船等交通工具先后发明,远洋运输公司大量出现,不仅促进国际间人口和资本流动,还促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总之,新航路开辟以后,在西方国家的殖民征服、殖民掠夺下,资本主义经济主导的世界经济逐渐走向一体化、全球化。 示例三 选择:图一和图三 主题:中西方选择了不同对外贸易方式。 说明:中国古代以和平友好的方式展开对外贸易。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不仅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也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自从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国通中亚和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中国的丝、绸、绫、绢等丝织品源源不断的运向中亚和欧洲,而西域的玉石、汗血马、石榴等货物源源不断的运往中国。这种友好贸易对各国人民都是有益的。西方对外贸易以侵略掠夺为主要方式。两次工业革命的刺激下,西方国家对外推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用坚船利炮打开其他国家的大门,迫使全世界为西方开放市场。如鸦片战争,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等。同时西方国家通过不平等贸易、欺诈贸易,在亚非拉地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亚非拉经济成为西方经济的附庸。掠夺贸易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导致亚非拉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总之,由于社会性质和时代特征不同,东西方对外贸易采取了和平或侵略方式,带来了不同的后果。 (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