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根据以下两句话,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真实是所有人的口号,却是极个别人的目标。
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
答案:【范文】 是是非非谓之知 在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十二个理性人组成的审判团却任由白人姑娘诬陷黑人的清白,迫切想要揭开真相的律师却沦为众人的笑柄。今时今日,颠倒黑白摒弃真实之事屡见不鲜,我们又何尝不是陷入一种叶公好龙的困境中呢? 在海量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人们只知麻木咀嚼一口大小的新闻鸡块而不识其滋味,遑论真实?本以为是场对重病家庭的爱心筹款,真相披露后竟摇身一变为恶意营销;本以为是门不当户不对的贫富差距,到头来不过是无聊的调侃。虚假新闻一点点蚕食着人们对真实的信任,到最后,只见炒作爆料的喧嚣,而不见真实的呻吟叹息。 比之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更令人悲哀的莫过于局部真理与片面真实,这种类似于说了一半的真话不仅没有勾起人们对真实的渴望,反而使人们陷入自欺欺人的旋涡中无法自拔。自媒体时代,人们隔着屏幕为一端难辨真假的娇好面容点赞打赏,这种伪真实一旦揭开面纱,不啻是对绝对真实的另一种伤害。 白居易曾在诗歌中写道:“草荧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诗人以一双慧眼辨清真实实在是可敬可叹。我不免想到,今人又到何处去寻找真实呢?痼疾已深亦可奋力一搏。当具有康德笔下之理性批判之精神。人是情感动物,面对纷繁世事,不免眼花缭乱,有时出了疏漏,失了真实,不妨用理性来挽救。费尔南多 佩索阿曾在诗中写道:“我被关在生活的监狱中,四周烟雾弥漫。我多么想起灵魂逃逸,站在高处俯视众生。”现实的乌烟瘴气中,我们何不学着诗人,用灵魂之眼来分辨真假,看清事物的本质呢?诚然,灵魂出于自我又高于自我,尼采曾言我们既是自己的同者又是自己的异者。此时,唯有舍弃自我的勇气,才能助我们寻得真实。 马克 李维的《偷影子的人》中,主人公唯有舍弃自己的影子时,方能了解他人真实的内心世界正是此之寓意。巴金在《十年如梦》中舍弃过往混沌的自己,不仅看清自己的心路历程,也看清了社会的曲折混乱。庄子于《逍遥游》中写下“至人无己”,想必也早已明白这个道理。 先哲曾寄语“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非有别,智愚之间,真实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