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近代军校自诞生起,既以强军兴国为己任,助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洋械引进国内,掌握和运用这些近代兵器需要相应的科学知识、训练手段,这是传统军校教育所不能满足的。因此,晚清军校教育发生了结构性、实质性的变革……晚清的军校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清末民初军界、政界的首要人物及众多将领的姓名多能从军校名册中找到……近代军事工业的早期技术骨干多出自军校……军校对武举的冲击,间接瓦解了沿续千年的科举制。——苏贻鸣:《晚清军校教育与军事近代化》材料二:共产党人竭力维护孙中山的领导地位,维护黄埔师生的团结合作。许多省的招生工作主要由中共方面来负责。如毛泽东主持了上海地区军校招生工作,何叔衡负责湖南军校的招生工作……在军校建设方面,中共抽调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协助国民党主持军校的政治和军事教育工作。——甘少杰:《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现代化研究》材料三:处在全民族抗日战争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抗大)是为抗日而建立的,它始终跟随抗战形势的发展而变化,是专门为抗战而服务的干部学校。因此,进行以共产主义的理想和抗战必胜信念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抗大成功完成自己使命的精神法宝。——王力肖《抗日军政大学的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材料四: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习主席在庆祝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军校教育发生变革与哪一近代化运动有关?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军校教育的社会意义?(2)根据材料二,归纳共产党人“维护黄埔师生的团结合作”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埔军校的创办为哪场战争作了准备?这场战争取得了什么突出成就?(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国共关系的角度出发,说明黄埔军校和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建立的背景有什么相同之处?并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能成功完成使命的主要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从实现强军兴国的角度,你认为现代军事教育应如何发展? 答案:【答案】(1)运动:洋务运动;意义:培养了大量的军政界人才;培养了大批军事工业的技术骨干;间接瓦解了科举制度。(2)表现:共产党积极参与黄埔军校的招生工作;大量优秀共产党员投入到黄埔军校的建设、教育中;战争:北伐战争;成就: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促使工农革命蓬勃发展。(3)事件: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相同点:都处于国共合作时期;原因:开展理想信念教育。(4)如何发展:应善于对军校体制和教学内容进行变革,使其适应时代的要求;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应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军校的师资力量,提升军校教育品质;为军校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应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其它答案能结合材料,言之有理也可)【解析】(1)根据材料一“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洋械引进国内,掌握和运用这些近代兵器需要相应的科学知识、训练手段,这是传统军校教育所不能满足的。因此,晚清军校教育发生了结构性、实质性的变革……晚清的军校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清末民初军界、政界的首要人物及众多将领的姓名多能从军校名册中找到……近代军事工业的早期技术骨干多出自军校……军校对武举的冲击,间接瓦解了沿续千年的科举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军校教育发生变革与洋务运动这一近代化运动有关。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建立新式海陆军。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海军:建成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根据材料一可知,晚清军校教育培养了大量的军政界人才;培养了大批军事工业的技术骨干;间接瓦解了科举制度。(2)根据材料二“共产党人竭力维护孙中山的领导地位,维护黄埔师生的团结合作。许多省的招生工作主要由中共方面来负责。如毛泽东主持了上海地区军校招生工作,何叔衡负责湖南军校的招生工作……在军校建设方面,中共抽调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协助国民党主持军校的政治和军事教育工作。”可知,共产党人“维护黄埔师生的团结合作”的表现有:共产党积极参与黄埔军校的招生工作;大量优秀共产党员投入到黄埔军校的建设教育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埔军校的创办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促使工农革命蓬勃发展。(3)根据材料三“处在全民族抗日战争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抗大)是为抗日而建立的,它始终跟随抗战形势的发展而变化,是专门为抗战而服务的干部学校。因此,进行以共产主义的理想和抗战必胜信念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抗大成功完成自己使命的精神法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是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是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全国人民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反侵略的战争。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国共关系的角度出发,说明黄埔军校和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建立的背景相同之处是都处于国共合作时期。根据材料三可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能成功完成使命的主要原因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4)综合上述材料,从实现强军兴国的角度,现代军事教育应如何发展。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应善于对军校体制和教学内容进行变革,使其适应时代的要求;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应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军校的师资力量,提升军校教育品质;为军校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应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培优高素质军事人才。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