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代中期以前,大明宝钞和铜钱是法定货币;成化、弘治以降,白银上升为事实上的货币,和铜钱一起成为国家法定货币。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赋役制度,在全国范国内推行“一条鞭法”,“民间输官之物皆用银”“银始独重于天下,百物皆取银为准矣”。从宋到明,中国银矿的产额略呈减少的趋势,晚明由海外输入的白银总量,大概是国内产银量的十倍。——摘编自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明清》材料二 美国白银政策使中国政府陷入白银持续外流、通货紧缩的灾难之中。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4日宣布中国实行法币政策,主要内容是:(1)确定法币,统一发行。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使用银元。(2)法币与英镑汇价固定。(3)全部白银归国有以充作法币准备金。1936年5月,中美签订《中美白银协定》,规定美国以市场价格向中国续购白银7500万盎司,价款以美元支付,但是需要将美元存于纽约的美国银行以作为法币的海外准备金。法币改革割断了中国货币同白银的直接联系,此后世界银价的涨落不会再对中国发生大的影响,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摘编自尹全洲《论中国的法币改革》材料三 中国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13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成为可以自由使用的货币。SDR篮子的最新权重为:美元41.73%、欧元30.933、人民币10.92、日元8.33、英镑8.09。——整理自《新浪财经网》等(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货币流通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影响。(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货币发展与世界形势的关系的认识。
答案:【答案】(1)变化势:白银货币化原因: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②大明宝钞贬值,失去民众信任;③铜钱使用不便和铜的成色不足;④政府赋役折银的改革的推动;⑤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涌入中国。 (2)影响:积极:①法币改革使中国货币与白银脱钩,稳定了国内货币金融秩序;②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集中了资金,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④法币与英镑、美元联系,为中美英构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创造了条件。消极:①中国法币成为英美等国的附属货币,便利了英美扩大在华利益;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贬值,加剧统治危机。 (3)认识: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中国主要货币,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发行“法币”,今天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外交政策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影响着中国货币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提升综合国力,中国货币才能更好服务于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解析】(1)趋势:根据材料“成化、弘治以降,白银上升为事实上的货币”可知体现的是白银货币化。原因:根据材料“明代中期以前,大明宝钞和铜钱是法定货币”、“张居正改革赋役制度,在全国范国内推行“一条鞭法””、“晚明由海外输入的白银总量,大概是国内产银量的十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明宝钞贬值,失去民众信任、铜钱使用不便和铜的成色不足、政府赋役折银的改革的推动、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涌入中国等。(2)影响:根据材料“法币改革割断了中国货币同白银的直接联系,此后世界银价的涨落不会再对中国发生大的影响,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币值改革的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极:法币改革使中国货币与白银脱钩,稳定了国内货币金融秩序;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了资金,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法币与英镑、美元联系,为中美英构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创造了条件。消极:中国法币成为英美等国的附属货币,便利了英美扩大在华利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贬值,加剧统治危机。(3)认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可知,一国货币地位的变化主要和国际贸易、外交政策和国家经济实力有关,围绕这三方面展开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