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请将下列古代寓言,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小故事。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免走①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②而守株,冀③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注释]①[走]跑。②[耒]古代的一种农具, 形状像木叉。③[冀]希望,希图。要求:①细心体会原作,不要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②不要逐字逐句翻译,可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③字数不超过200字。
答案:【答案】改写,没有改变原作的主要内容;改写之后,寓言的寓意鲜明;想象合理,增添了必要的细节;所描写的细节生动形象;语言通顺,字数不少于150字。【解析】改写的基本要求:①遵照原文。改写是在原文基础上的再创造。在改写前,要认真研读原文,理解原文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改写取得成功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改写时不能不顾原文内容而另起炉灶。②确定改写点。在研读原文、准确理解改写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改写点,即在体现原文主旨的地方扩充、展开,使内容更加具体形象。③保持两个“一致”。文章风格要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叙述方式要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④展开合理的想象。改写是需要想象力的,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示例: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守株待兔”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人们用它来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