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1)新中国历代领导人把“人民放在心上,使命扛在肩上”作为对人民的庄重承诺。《领袖谈治国理政》一书自始至终彰显“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担当和情怀。(2)慕生忠和孔繁森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长期扎根西藏,矢志艰苦奋斗,默默奉献,促进西藏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他们在氧气最稀缺的雪域高原,不断抒写和丰富“老西藏精神”。(3)以钱学森和罗阳为不同时代优秀代表的航天航空人,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默默无闻,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他们用赤胆忠心讼释着“恪尽职守为国家”的信仰,用责任与生命托起导弹和战机完美升空。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答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星辰不畏黑夜的包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那一刻发出动人的光芒;冬日不惧寒风的凛冽,为正在瑟瑟发抖中的人带来一丝暖意。无论前面有多么困难,它们都敢于担当。  孟子曾道:“君子有终身之忧。”那是因为他们选择了担当,担当起本可以放下不管的责任,而且到死了还未放下,时时不忘。蜀国丞相诸葛亮出茅庐助刘备打江山,七擒孟获,为民族能和谐共处,六出祁山,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宋代名将岳飞,为抗金保国,收复失地,驰骋沙场,不畏奸臣谗言,不顾国君昏庸,在遇害之前还念念不忘“直捣黄龙,救回‘二圣’,收复大好河山。”因为担当,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担当,杜甫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作文。试问,又有什么比担当更值得我们敬佩?  或许历史太遥远,但现实离我们最近。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他们两位,一位是革命先锋,在中华民族处在水生火热时担当起救国的重任而远赴外国探寻救国之路,回国后带领人民群众在革命道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的里程碑,就是在年老之时也还惦记着老百姓委托给他的生活发展重任,不肯放下;一位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为了让人民吃上香喷喷的稻米,他主动担当起培育杂交水稻的重任,不辞辛劳,日夜守护着得来不易的秧苗,历经各种磨难,最终培育出杂交水稻,为中国争了一口气。相反,有些人却选择卸却。袁世凯,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曾向百姓许诺,说一定会将光明带给他们,然而,他那本被掩盖的“君皇梦”也逐渐地随着地位的提升而显露无疑,百姓托给他的重任估计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担当,若为官者,就当以官之道来为天下负责,越是圣贤豪杰,所担当的责任就越重大,只有敢于担当的精神才会使他们时时刻刻将责任揽在肩头,任何困难都不能使他们放下;担当,若为民者,就应以民之道来为天下负责,尽管自己渺小,但只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就是一个伟大的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担当起哪怕是一份小的责任,在担当中长大成人。【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审题:本次作文题是一道由三则材料组成的多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还需要在理解三则材料的内容的基础上,厘清其中的逻辑关系,才能更好地把握作文的立意。 首先,第一则材料是从新中国历代领导人的责任担当和政治情怀上谈的,“把人民放在心上, 使命扛在肩”,说的是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 自己的政治使命和责任担当,“我将无我,不服人民”则是侧重突出了领袖的治国理政观念,这里的“我将无我”是一种大境界,指的是不计得失、不谋私利,是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的崇高精神境界;这里的“不负人民”则彰显着枝叶关情、人民至上、国家至上的远大格局,是把“人民放在心上,使命扛在肩”的精炼概括。 如果说第一则是以执政者的高度提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担当和政治情怀,为我们高屋建瓴地构建出一种大境界,大格局,那么第二、三则材料则是从基层干部深耕基层和航天英雄筑梦航空两个层次将这种大境界、大格局的具体化,并点出了要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必须具备的各种精神品质和具体做法。如果说材料一提出了“是什么”的问题,那么材料二和材料三就是“怎么办”的问题。具体来看,材料二主要突出了以慕生忠和孔繁森为代表的基层干部在基层建设中克服困难, 艰苦奋斗,默默奉献为西藏的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里考生可抓住材料中“艰苦奋斗”、 “默默奉献”和“老西藏精神”这三个关键词来诠释如何以“无我”之境行“为民”之实。其中,考生可能会对“老西藏精神”一词感到陌生,所谓“老西藏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 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是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与西藏革命建设特 殊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驻藏部队几代官兵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前仆后继、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材料三则主要突出了以钱学森和罗阳为代表的一代代的航天人,以国家利益为先,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勇于创新,为开创和发展国家的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一材料以航天科学和归国学者为例,为考生开拓了广阔的思考空间,促使考生展开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默默奉献一切的各行各业的社会主义奋斗者的联想,有助于拓展本次作文题的外延。综合来看,三则材料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例基础,考生只要围绕关于“无我”和“为民” 展开阐述、分析,或阐述其概念,或分析其价值、意义、影响,或论述怎么做,都应视为符合题 意。可以说,本次作文紧靠政治热点,关切家国情怀,既可站在政治大局的宏观层面做大开大合的阐述,也可从小人物大情怀的微观层面做情深意切的抒情呼告,考生可由此产生的联想和思考 是大范围多方面的。立意: 1.以“无我”之大境界打造“不负人民”的大格局。2.“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3.执政为民,须有“无我”的担当和情怀。4.以“大西藏精神”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做贡献。5.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发展、人民的利益,离不开每一个人的无私与忘我。6.只要有一颗为国为民、干事创业之心,再平凡的岗位也是大舞台,再小的人物也有大作为。7.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素材:(1)古有苏子卿威武不屈、持节牧羊,文天祥拒绝诱惑、坚守本心;今有黄大发凿渠利民、大行至朴,林俊德献身科研、隐姓埋名。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面对诱惑不忘初心,守住了国家民族大义。(2)为国:民族脊梁民族魂。林则徐,于列强横行之时,万里销烟,雄壮虎门,壮我国人!是他,冷对昏君,怒对贪官,担当起“开眼看世界”的责任;是他,含恨被贬,忠而被忘,仍心念强国图存的责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拥有的是一个英武的民族魂!(3)李剑英,命运给他16秒,他就用凛然之生命担当起人民的安全。“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就让生命转向……”这位长空英雄,用人生最珍贵的16秒,践行了军人为民的责任。16秒钟,飞机陨落,却有一个侠义的灵魂化为明星,永保人民!侠之大者,满豪情,轻生死,敢担当,壮矣!(4)王继才32年与海洋为伴,与孤独相守,为祖国海防事业奉献一生;其美多吉,29年如一日,驾着邮车小心行驶在崎岖的高原雪路上,几番历险,尝尽孤独,为藏区人民心中的那份期盼奉献一生。(5)金晶,于“藏独”分子乱窜之时,孤身抵挡,紧拥火炬,展我国威!是她,用弱小的身躯,抵住粗暴的“藏独”分子,担当起保护火炬,维护和平的责任;是她,在遭遇惊吓,再传火炬之时,依然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展现出了最完美的中国风范!结构层次:文章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章开篇提出观点“敢于担当”,接下来文章列举诸葛亮、邓小平、袁隆平的担当,又从反面列举袁世凯的例子,阐述他没有担当起责任。文章结尾得出结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为官者,就当以官之道来为天下负责;若为民者,就应以民之道来为天下负责。最后呼吁我们担当责任。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