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呼尔而与之(2)万钟于我何加焉(3)是亦不可以已乎【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此之谓失其本心。【3】本段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使表达气势充沛,感情强烈。 答案:【答案】【1】 (1)给予(2)对于(3)停止,放弃 【2】 这就叫作丧失了人固有的着恶之心。 【3】 排比 反问 【解析】【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已”:停止,放弃。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于”作为文言虚词的意思或用法,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此之谓”:这就叫做。“本心”:固有的本性。【3】考查文章使用的修辞手法的类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是亦不可以已乎?”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译文: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