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我国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胆矾()的热分解产物,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的熔点为16.8℃,沸点为46.8℃;的熔点为-72℃,沸点为-10℃.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a中的棒香能复燃,说明热分解产物含有_____(填化学式)。(2)A中固体由蓝色变为黑色,B中的现象是____。(3)C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4)D中品红溶液褪色,E中有、生成,写出E中生成的总的离子方程式:____。(5)若生成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胆矾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6)小组同学用滴定法测定某胆矾样品中的含量,取mg样品配成100mL溶液,每次取20.00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0.1000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終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VmL(滴定反应:)。①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用含m、V的代数式表示)。②下列操作会导致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a.未润洗锥形瓶b.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c.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 答案:【答案】(球形)干燥管 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防止挥发(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b 【解析】该题围绕硫酸铜受热分解产物的成分开展实验探究。从实验现象B中的白色粉末变为蓝色,品红溶液褪色,棒香能复燃等现象可推测出硫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水蒸气、、。利用题目所给信息,反应生成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胆矾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以此作答。(1).仪器a的名称是球形干燥管,也可称为干燥管;在a中,棒香能复燃,说明反应中产生了助燃性的气体氧气,故答案应为(球形)干燥管、;(2). A中固体由蓝色变为黑色,说明胆矾发生了分解,产生了和水等。故B中的白色粉末因吸水变为蓝色,故答案应为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3). 由题目所给信息可知,的熔点为16.8℃,沸点为46.8℃,所以C中冰水的作用是为了使凝结,防止其挥发,影响对的检验,故答案应为防止挥发;(4). D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存,故在E中为NaOH与反应生成,后被氧气氧化为,该反应总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应为; (5). 在反应中当生成1mol时转移2mol电子,则应有0.5mol生成,根据题目中生成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胆矾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应为; (6). ①设胆矾样品中的质量为x克,所以所取待测液中含有的铜离子的物质的量可表示为。由滴定反应原理,可建立如下关系: 列算式:=,x=0.08V g;则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② a.由于待测液中溶质的量由滴定管控制,故未润洗锥形瓶,对滴定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b.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则使读得标准液的消耗体积偏大,由可知滴定结果偏高;c.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则使读得标准液的消耗体积比实际消耗的偏小,由可知滴定结果偏低;所以导致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b。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