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好政风离不开好家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把传统家庭的老“理”儿发扬好,方能“理”至而“脉”顺,从厚重文化底藴中生长出现代家庭文明。一代廉吏于成龙家的族规家训以“勤耕读、尚节儉、循法礼、孝乡里、廉仕吏、存仁德”等 为核心要义,家训对于于氏后人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对当地民俗民风也有着长远影响。禁烟英雄林则徐自幼生长于“志节清高的书香之家,亲情融洽的仁爱之家,奋发进取的勤勉之家”。父母的教诲以及林家忠孝、淡泊仁爱、勤奋的家风奠定了林则徐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形成了清正廉洁、勤奋严谨和亲民爱民的从政作风。林家的优良家风影响和培育了一代代杰出的林家后人。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对收养的烈士子女以及亲戚要求高、管束严,立下“十条家规”,内容涉及不能丢下工作专门进京看望、外地亲属进京一律住招待所(住宿费由家里支付〉等。历史表明“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德,一国兴德”,“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的理解。材料二 好世风呼唤好政风《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各级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坚定理想信念,作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家属子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要以敬畏之心、谨慎之行对待权力,要“万事民为先、掌权重治家”。(2)正党风促政风,以带世风。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员干部应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好校风孕育好世风。学校担负着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功能,校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如果你所在学校开展关于校风建设的专题讨论,请你从“氛围”、“成长”、“责任”、“行动”中选择两个词语作为关键字,写出两条发言要点。 答案:【答案】(1)①文化影响人,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注重家风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使家庭成员及后人形成健全人格,实现全面发展。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注重家风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注重家风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发展。(2)解析:①坚定理想信念,高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拒腐防变的能力。②树立实干精神,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做人民公仆的践行者。③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党的政治纪律,服从组织领导,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自觉维护党员形象。(3)示例:①“氛围”或“成长”——从校风建设的意义角度看——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优秀文化塑造人生。②“责任”或“行动”——从怎样建设校风的角度看——青年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中要树立主人翁意识,肩负社会责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维护校风。【解析】本题以弘扬优秀传统家风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宗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1)回答本题,考生可从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角度说明优秀家风有利于促使家庭成员及后人形成健全人格,所以“家风正则后代正”;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注重家风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所以“家风正则源头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注重家风建设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健康发展,所以“家风正则国正”的角度进行说明。(2)党员干部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考生可从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党员干部要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角度进行说明。(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从“氛围”、“成长”、“责任”、“行动”中任选两个关键词,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树立公人翁意识、从现在做起等角度进行说明。
政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