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赵令畤春风试手先梅蕊,①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②月与期。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雪后燕瑶池③,人间第一枝。注:①(pīng):光润而美的样子。②端须:只该。③瑶池:相传为西王母居住的仙境。【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起句奇绝。“试手”二字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春风独钟情于梅花,暗含对梅花的赞颂。B. 上片第三、四句先扬后抑。第三句削弱了梅花孤高的气势,隐含一丝落魄的哀伤;第四句则把梅花之清高孤绝与月亮相匹配。C. 下片第一、二句写梅花的幽香。正因为花香清雅而幽远,女子便纷纷把梅花装饰在头发上,一个“先”字强调了它与“众芳”的区别。D. 整首词始终围绕梅花来写,赞誉梅花的品格。词人一生仕途坎坷,以梅花自喻,寄托自己深沉的感情。【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梅花清幽高洁孤绝的特点的。
答案:【答案】【1】B【2】①通过直接描写梅花的外在来表现它的清高幽独。“ 姿”写梅花美丽的姿容,“冷艳”写花色,“清香”写花香,暗指它清幽高洁的气质。②通过环境的衬托来表现梅花的高洁。“明沙水”是梅花生长的环境,这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的环境,凸显了梅花的高洁。“雪后燕瑶池”一句想象瑰丽,瑶池高远华美,加上“雪后”修饰,营造出一种幽冷的氛围,烘托出梅花与众不同的气质和“仙姿”。③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梅花的清高孤绝。上片第三、四句以梅花与百花对比,写梅花不能被其他花儿理解,却与高洁的月亮约定日期来做伴,突出了梅花的高洁。【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 。B选项“先扬后抑”错误,此处应该是先抑后扬或欲扬先抑。陆游《卜算子•咏梅》曾写梅花“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梅花不愿与百花争艳却遭来百花的妒忌,把梅花写得极为美丽又清高孤绝。而此词的作者却说“不受众芳知”,梅花孤高的气势削减了,仿佛还有了一丝落魄的哀伤。然而这只是铺垫,是作者刻意地压抑感情,接着“端须”一句就开始高扬——梅花之清高孤绝唯有月亮能与之相配。这感情和气势已丝毫不让陆游之词。这种先抑后扬的写法,使全词结构显得很精致。故选B。【2】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艺术手法的理解分析。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明技巧;再释运用,即结合诗句具体阐释如何运用表达技巧;最后析效果,主要从对形象、意境、结构和情感等方面的作用分析。明手法,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难题,诗歌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包括的范围较广,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艺术构思等。题干要求考生“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梅花清幽高洁孤绝的特点的”,这就是要求考生分析手法。表现某一事物的特点常用的手法有描写、侧面烘托、对比等。诗歌中,直接描写了梅花美丽的姿容、冷艳的花色、清幽的花香。也通过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的“明沙水”和高远、幽冷的仙境来衬托了梅花的高洁。同时还借百花与梅花对比,来突出它的高洁。鉴赏诗歌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读懂诗歌所写的内容,知道每一句具体在讲什么;第二步是了解作者是如何写的,即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第三步是掌握诗歌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其中第一步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