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0世纪下半叶,发生了两件举世震惊的大事: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覆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崛起。苏联彻底改变过去的制度和宪政,盲目照搬西方实行的政治经济改革的结果是灾难性的,苏东剧变不仅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共产党数量由180多个减少到130多个,党员人数除中共外由4400多万减少到1000多万人,这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也遭受极大损失。作为对比,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探索中,始终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由于30多年来经济一直保持高位数增长,GDP已占世界比重15.5%,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世界的影响日盛。这使得曾经预言苏东剧变是“社会主义时代的终结”的著名学者福山不得不承认自己论断的错误。——摘编自吴恩远《苏联改革与中国改革缘何结果迥异》材料提供了苏联改革与中国改革的案例,蕴含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和苏联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答案】启示:改革是承继优势、克服弊端,不是全盘否定历史。说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维护国家独立方面曾经取得很大成就。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苏联模式使苏联的发展步履维艰。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要彻底改变过去的制度和宪政,他奉行以“新自由主义”为核心的经济改革,砸碎原有的经济基础;实行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改革,改变了苏联的国体和政体,全盘否定了苏共和苏联人民几十年艰苦卓绝奋斗的历史,其结果是整个国家体制被摧毁。中国的改革探索既是对旧体制弊端的“革命”,又坚持了中国国体和政体的基本原则,从而稳定和统一了国内的思想认识,保证了改革不犯“颠覆性”错误,始终沿着正确轨道运行。所以,改革是对旧体制的一场革命,但这种变革是“扬弃”,即保持过去的优势,克服劣势,而不是对历史的全盘否定。【解析】首先,考生要阅读材料,根据对材料的解读,发现和提取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启示,注意启示应该表达成要怎样或者该怎样的形式,例如:改革是承继优势、克服弊端,不是全盘否定历史;改革必须立足本国实际,不能盲目照搬西方体制;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等。然后,选择其中的一个启示,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和苏联两国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