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我是一位酷爱看书的女孩,惠存了许多经典名著,经常阅读别人的作品。前些日子,读到了我的舍弟撰述的一段抒情文字:青瓦上的故乡是遥远的多愁、农历里的季节、亲人的倾诉;是童年的遥想、民间的歌谣、婉转的鸟鸣;也是李商隐缠绵的“巴山夜雨”、 、 。古人如此,今人也如此。(1)文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找出并修改。(2)请仿照画线部分,在空白横线处补写两句,要求风格一致,形成排比。 答案:【答案】(1) “惠存”改为“保存”或“收藏”;“我的舍弟”重复了,改为“我的弟弟”或删掉“我的”;“撰述”改为“写”。(2)李太白清幽的“床前明月”;陶渊明悠闲的“采菊东篱”。【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简介、得体的表达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以下的考点和考向要求,语言简明的题目主要有删掉的多余的内容,用代词替换重复的成分,转换句式使陈述对象一致、连贯。此题综合考核以上内容,注意话题的一致,代词的替代。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惠存”是敬词。请保存。“我的舍弟”语义重复,舍弟: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家的弟弟。“撰述”一般用于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著作上,文艺创作不宜用。(2)本题考查的是句式的仿写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试题的分类,同时要注意结合语境准确把握语言的逻辑。仿写有嵌入式仿系、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外形,这样才能进行仿写。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本题要注意句式特点是,人物——作品内含。语义要注意围绕语段中的“故乡是遥远的乡愁”,所选的人物及作品一定要扣住“乡愁”。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