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种昆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型(n=16),其两对相对性状中翅型(长翅、残翅)由A、a基因控制,眼色(红眼、褐眼)由B、b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测定该昆虫的基因组序列,则需测定__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2)已知让长翅红眼个体与残翅褐眼个体杂交子代全为长翅红眼。现选择长翅褐眼雌性与残翅红眼雄性进行多次单对杂交,F1的性状表现如下表所示:F1长翅红眼残翅红眼长翅褐眼残翅褐眼雌性271268272274雄性270271270269 ①由杂交实验可推断昆虫眼色中____________为显性。②根据实验结果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控制翅型的基因与控制眼色的基因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③请用该实验F1中个体为材料,设计最简实验探究两对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或非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突变):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9 红眼 不能 控制翅型的基因(A、a)与控制眼色的基因(B、b)无论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还是非同源染色体上,其结果都符合实验的杂交结果 实验思路:取F1中的长翅红眼个体与残翅褐眼个体进行多次单对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取F1中的长翅红眼雌雄个体相互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实验结果:若子代出现长翅褐眼:残翅红眼=1:1,则控制翅型的基因(A、a与控制眼色的基因(B、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若子代出现长翅红眼:长翅褐眼:残翅红眼=2:1:1,则控制翅型的基因(A、a)与控制眼色的基因(B、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若子代出现长翅红眼:长翅褐眼:残翅红眼:残翅褐眼=1:1:1:1,则控制翅型的基因(A、a)与控制眼色的基因(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子代出现长翅红眼:长翅褐眼:残翅红眼:残翅褐眼=9:3:3:1,则控制翅型的基因(A、a)与控制眼色的基因(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解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要测定该昆虫的基因组序列,则需测定7条常染色体+2条性染色体,共9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2)①亲本的长翅和残翅杂交后代都表现为长翅,可知长翅为显性,同理红眼和褐眼杂交后代都是红眼,可知红眼是显性性状。②F1中,无论雌雄,长翅红眼:残翅红眼:长翅褐眼:残翅褐眼=1:1:1:1,则亲本的杂交类型是测交,则控制翅型的基因(A、a)与控制眼色的基因(B、b)无论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还是非同源染色体上,其结果都符合实验的杂交结果。③欲判断两对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或非同源染色体上,可取F1中的长翅红眼雌雄个体相互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若子代出现长翅红眼:长翅褐眼:残翅红眼=2:1:1,则控制翅型的基因(A、a)与控制眼色的基因(B、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若子代出现长翅红眼:长翅褐眼:残翅红眼:残翅褐眼=9:3:3:1,则控制翅型的基因(A、a)与控制眼色的基因(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者取F1中的长翅红眼个体与残翅褐眼个体进行多次单对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若子代出现长翅褐眼:残翅红眼=1:1,则控制翅型的基因(A、a)与控制眼色的基因(B、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若子代出现长翅红眼:长翅褐眼:残翅红眼:残翅褐眼=1:1:1:1,则控制翅型的基因(A、a)与控制眼色的基因(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生物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