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辉煌。某七年级以“弘扬中华文化传统”为主题进行了如下 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与他们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诗歌品味—解码社会气象】 任务二【图片欣赏—领略科技成就】 任务三【史论结合—阐释政治智慧】 (1)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面的唐诗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盛唐社会气象,请把正确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并分析唐诗兴盛的原因。 ①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A.民族关系 ②蕃人旧日不耕犁 ,相学如今种禾黍。      B.手工工艺 ③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C.社会经济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D.对外交往 (2) 中国古代科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从下面的历史图片中任选两幅,简述其承载的历史价值。 (3) 制度的创新需要政治智慧和魄力。根据以下提供的关键词,以“创新・发展”为 题,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 郡县制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行省制 答案: 【1】②【2】④【3】①【4】③ 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科举制度的完善;实行比较开明的文化政策;社会风气开放等。 图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使用这种印刷技术,节约了印刷成本和时间,大大提高了印书效率,突出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工匠精神,为传播知识和普及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人类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图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北宋末年,中国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后传至阿拉伯国家和欧洲。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创造力。图三《天工开物》是由明朝宋应星编写的一部科技巨著。这部书内容丰富,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对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图四为《农政全书》是由明朝科学家徐光启编写的一部科技名著。该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新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秦朝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了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隋朝废除了前朝有上层贵族垄断的选官制度,创立了科举制,并经唐宋时期不断创新和完善。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由此参政,促进了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至唐朝进一步完善,明确了中央机构的职权和决策程序,各部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牵制,强化了皇权和中央集权。元朝建立后,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这一行政区划和管理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奠定了我国省级行政划分的基础,在历史上影响深。总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新加强了和巩固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