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等碘化物溶液中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Ⅰ.准备标准溶液a.准确称取AgNO3基准物4.246 8 g(0.0250 mol)后,配制成250 mL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b.配制并标定100 mL 0.100 0 mol·L-1NH4SCN标准溶液,备用。Ⅱ.滴定的主要步骤a.取待测NaI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b.加入25.00 mL 0.100 0 mol·L-1AgNO3溶液(过量),使I-完全转化为AgI沉淀。c.加入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d.用0.100 0 mol·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AgSCN沉淀后,停止滴定。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表:f.数据处理。回答下列问题:(1)将称得的AgNO3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2)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b和c两步操作是否可以颠倒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得c(I-)=________ mol·L-1。(5)判断下列操作对c(I-)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①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果________。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________。 答案:【答案】250 mL(棕色)容量瓶、胶头滴管 防止因Fe3+的水解而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或抑制Fe3+的水解) 否 若颠倒,Fe3+与I-反应,指示剂耗尽,无法判断滴定终点 当滴入最后一滴NH4SCN溶液时,溶液变为血红色,且30s内不褪去 0.06 偏高 偏高 【解析】试题本题考查沉淀滴定实验。涉及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盐类的水解,滴定终点的判断,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1)将称得的AgNO3配制成标准溶液还需要经过下列步骤: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初步振荡→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所使用的仪器除了烧杯和玻璃棒外,还要250mL(棕色)容量瓶、胶头滴管。(2)实验中用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利用Fe3+与SCN-作用溶液变血红色判断滴定终点,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抑制Fe3+的水解。(3)b、c两步操作不能颠倒。若颠倒,Fe3+与I-反应生成Fe2+和I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指示剂被消耗无法判断滴定终点。(4)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NH4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且在30s内不褪去。由于第1次实验误差较大,第1次实验数据略去,两次实验消耗NH4SCN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10.00mL,n(AgNO3)过量=n(NH4SCN)=0.1mol/L0.01L=0.001mol,与I-反应的AgNO3物质的量为0.1mol/L0.025L-0.001mol=0.0015mol,n(I-)=0.0015mol,c(I-)==0.06mol/L。(5)①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配得的AgNO3溶液浓度偏小,导致滴定时消耗NH4SCN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高。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消耗NH4SCN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高。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