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l5世纪起,英国出现延续一个半世纪的“办学热”,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而建立学校。这些学校开始主要以培养神职人员、高官等为目的,属于精英教育,后来又增加了以培养自由职业者、工匠和以普及文化知识为目的的大众教育。1546年,亨利八世设立了五个钦定教授席位,除神学以外,都是直接与社会事务相关的科目,如医学、民法等。1575年到1663年,英国大学中新增的教授席位绝大部分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18世纪初,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材料二 1977年,以恢复高考制度为标志,掀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同时“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到2000年基本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大约是199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172倍,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摘编自韩梦洁、宋伟《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的制度安排与反思》等(1)根据材料一,归纳15—1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教育和15—1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影响的共同点。
答案:【答案】(1)原因:私人捐赠办学;国王的重视与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兴起。(2)成果:建成一批重点大学;形成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或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3)共同点: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解析】(1)依据材料一“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而建立学校。”、“后来又增加了以培养自由职业者、工匠和以普及文化知识为目的的大众教育。”、“1546年,亨利八世设立了五个钦定教授席位,除神学以外,都是直接与社会事务相关的科目,如医学、民法等。”可从私人捐赠办学、国王的重视与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兴起等方面归纳15—1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同时‘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到2000年基本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2008年……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从建成一批重点大学、形成两级管理和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等方面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3)依据材料一“18世纪初,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材料二“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大约是199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172倍,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结合所学从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等方面指出新时期我国教育和15—1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影响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