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理解。村槐(节选)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拥抱了。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①他找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起先把套绳挽成团儿,牵住一头;然后侧身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儿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绿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欢乐的眼睛。②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米,米粒似的浮荡着繁星的海。清苦味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槐树周身是药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赐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几年之后重返故乡。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干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乎垂满了圆筒状的荚果。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道劲地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的土地。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着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曾伴我长大的槐树,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绑(________) 大方(_____________)反义词:光滑(____________) 索取(_____________)【2】文中第2~4自然段依次记叙了三件往事:___________、槐树下嬉戏、____________。【3】概括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主要意思:①句_____________;②句_____________。【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村槐”为题,赞美了爷爷扎根故乡倾情奉献的情怀。B.本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了描写、面结合抒情、夸张等表达方式。C.本文借物抒情,借对村槐的赞美,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D.文章结尾不仅照应开头,还深化了主题。【5】结尾一句能去掉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1】 缚 慷慨 粗糙 赐予 【2】 槐树下荡秋千 采集槐花和槐果换书费 【3】 祖父缚秋千的过程 槐米美丽而芬芳 【4】B【5】不能。因为结尾不仅照应了开头,还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解析】【1】本题考查了找近、反义词的能力。做本题的时候,首先应该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接着在头脑中思索含有这个意思的词语或与之意思相反的词语有哪些,然后去文中找出与之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语即可。本题中“绑”的意思是“捆,缚”,在选文第2自然第1句话中,可以从“缚秋千”这个词语中找到“缚”字。“大方”的意思是“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选文第4自然段中的“慷慨”就含有这个意思。“光滑”的意思是“平滑,不粗糙”。选文第4自然段中的“粗糙”便与这个意思相反。“索取”的意思是“要求得到,讨取”选文第4自然段中的“赐予”与这个意思相反。【2】本题考查了提取文章内容的能力。做本题时,我们只需概括出所给自然段的段意即可。选文第2自然段记叙了槐树下荡秋千的往事。选文第3自然段记叙了槐树下嬉戏的往事。选文第4自然段记叙了采集槐花和槐果换书费的往事。【3】本题考查了概括句子内容的能力。做本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找到画线句子,然后抓住关键语句,概括句子内容。画线句子①通过“起先”“然后”“最后”可以看出这个句子写的是祖父缚秋千的过程;画线句子②抓住了颜色和味道两个方面写出了槐米的美丽和芬芳,可以概括为:槐米美丽而芬芳。【4】本题考查了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作者以“村槐”为题,借对村槐的赞美,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选项B中说文章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面结合抒情、夸张等表达方式,这种说法是不对,所以本题答案为B。【5】本题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与赏析能力。本文最后一句话在结构上呼应了开头,在作用上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由此可见本句不能删去。
语文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