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据记载先秦时期丝绸生产已经兴起。从丝绸遗址分布看,黄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川蜀盆地以及华南地区丝绸业出现比较早。由于历史等方面因素,丝绸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纺织工具不断革新,在魏晋南北朝,丝织物品已经达到20多种。魏晋之后,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到宋朝,江南地区成为全国丝绸重要的产区。明清时期,江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丝绸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丝绸贸易成为我国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摘编自朱新予《中国丝绸史》材料二 17-18世纪,大量中国的丝绸运往欧洲,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图案,给他们带来了关于中华帝国的形象化的联想。加上入华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来华经商商人的渲染,一股对中国丝绸的狂热爱好便席卷欧洲,从而形成了“中国风”。在18世纪因法国路易十五的提倡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并迅速传播。“中国风”主要体现在18世纪的法国,里昂、都尔等城市是这类丝绸织物的生产重镇。——摘编自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丝绸中的“中国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业兴起与发展的特点和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欧洲丝绸业流行“中国风”的背景和影响。 答案:【答案】(1)特点:①时间早且区域多;②技术不断进步,品种多;③重心逐渐南移;④出现专业化产区;⑤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作用:①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②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③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④推动了商品经济与市镇的发展。(2)背景:①世界市场的发展;②欧洲传教士、商人及统治者的推动和提倡;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中国丝绸纺织技艺高超及欧洲人对中国的好奇;影响:①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②推动了欧洲丝绸业的发展;③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从中国古代丝绸开发利用、17—18世纪欧洲丝绸业流行“中国风”等方面来分析。(1)从材料“先秦时期丝绸生产已经兴起”“从丝绸遗址分布看”“纺织工具不断革新”“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江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丝绸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中可以概括出中国古代丝绸开发利用的特点。根据材料“丝绸贸易成为我国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外之间的经济联系、政府收入、商品经济、人们的生活等方面来分析出中国古代丝绸开发利用的作用。(2)根据材料“17—18世纪”“充满异国情调的图案,给他们带来了关于中华帝国的形象化的联想”“入华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来华经商商人的渲染”“法国路易十五的提倡”并结合17-18世纪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等相关知识可以概括出17—18世纪欧洲丝绸业流行“中国风”的背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华文明的影响、丝绸业的发展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