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一一《黄帝内经》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一一东汉•班固《汉书•伍被传》事物的发展总会经历一个阶段,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高明的大夫能够在一个更长的时 间段中把握人体的生长规律,从而做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而普通的医生只能被动地应付疾病。 这也是我们时常提到的把握历史规律和大势的道理,“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是真正的大智慧。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怎样的体验?产生怎样的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包含的意思,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答案】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培根说过:“愚者等待机会,智者造就机会。”生活中,很多人觉得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都是偶然,这是说不通的。那么他们为什么取得成功呢?因为他们做好了准备!钢琴家朗朗曾在他的自传中写道,他刚开始只是一名替补,还是第七替补。这意味着只有当演奏家和六位替补全部病倒他才有机会上场,这样的机会几乎为零。但他从没有放弃过,他夜以继日地练习。终于他的韧劲打动了一个著名的音乐家,将他提升到第一替补的位置。在一次偶然上台演奏时,一曲终了,全场听众起立为他鼓掌整整七分钟。他就是抓住这一次机会一炮走红,成为了世界著名的钢琴家。试想,如果不是他从未因为是第七替补放弃,如果没有夜以继日地练习,就算得到了这样的机会,他又如何能够弹奏出一鸣惊人的曲子呢?这告诉我们,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成功绝非偶然,它的背后一定埋藏着长久的努力和坚实的基础。生活中一些人总在抱怨,为什么别人能抓住机遇,而自己无法得到呢?其实很多时候,机遇就摆在眼前,只是自己没有抓住。事实上,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出现几次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但是常常只有少数人会抓住机会并取得成功。一名哈佛大学的教授曾经这样讲:“人生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机会。”的确,连一件小事情都做不好的人能够成就什么大事呢?放眼我们的学习生活,作为学生,学习就是我们最大的机会!如果现在不趁这大好时光,抓紧这个唯一能够全部把握好的机遇,那么对于志在四方的我们都会是一种极大的损失。每当我们看到班里第一名同学的成绩,也许会震惊、羡慕,会发出赞叹声,但他们只是把握了每一次考试机会,对事情有认真专一的态度,长此以往养成了遇到问题就会多动脑筋爱思考的习惯。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就好比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你的好习惯都是你平常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而来的,而就是这些好习惯会带着你走向属于你的每一次机遇。机会偏爱有心人,它只留意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那些懂得追求它的人,只喜欢有理想的实干家。倘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或遇到逆境悲观失望,灰心丧气,机会是不会自动来拜访的。你准备好了吗?你准备用绝对的自信和实力来迎接每一次机遇了吗?你准备好用年轻踏实的心去创造每一次机遇了吗?现在就开始准备吧!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在读了上述材料后有怎样的体验,产生怎样的思考,要请根据以上材料包含的意思,写一篇文章,这是明确的任务。材料中,第一则《黄帝内经》强调治疗疾病要预防为主,第二则班固《汉书•伍被传》强调聪慧明智往往有先见之明;然后导语中又强调“把握历史规律和大势的道理,“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是真正的大智慧”。这些都是强调了想问题做事情要预先做好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做到把握历史规律,顺势而为。供选立意有:1、凡事预则立;2、成功偏爱有准备的人3、把握规律,顺势而为;4、准确预判,事半功倍;5、未雨绸缪,遇事不慌等等。参考素材:1、雏鹰扇动翅膀,跃跃欲飞,那是它为搏击长空做好准备;蒲公英随风飞扬,落入泥土,那是它为新的萌发做好准备;毛毛虫忍受黑暗,几经苦难,那是它为蜕变成蝶做好准备,世间万物皆亦如此,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获得卓越的成绩。2、著名舞蹈家邰丽华在很小的时候就因高烧而丧失了听力。在聋哑学校就读期间,她热爱上了舞蹈,梦想着成为一位优秀的舞蹈家。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便不断地为梦想拼搏,为梦想做充分的准备,她把自己幻想成一只旋转的陀螺,全身心投入到舞蹈事业中。她从生命的低谷到达事业的巅峰,她穿越荆棘,舞出强者的气魄,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充分的准备成就了她完美的理想。3、残奥会游泳冠军何军权令我们钦佩,他不屈不挠的毅力令我们感动。虽然身体上有缺陷,但是他却从不放弃自己,但困难的处境中他仍旧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他刻苦训练,从不言败,虽然他花费在训练上的时间比一般人多,虽然他要浪费很大的精力才会获得稍许的进步,但是他无怨无悔。正是由于平常做了充分的准备,他才会在赛场上笑到最后,在残奥会四项游泳赛事中均获得冠军的称号。他一次次用金牌捍卫了自己的尊严,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假使他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我相信,成功一定不会属于他。4、作家张洁在她的一篇散文里说到:“找到了水源却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初想这是多么的无知。可过了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在想,却发现它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做好准备在出发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5、李宁,是大家所熟悉的体育名将,连续征战几届奥运会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有体操王子的美誉。真是令人羡慕啊!诚然,这与他的天赋有关。可想取的这么好的成绩也与他平时的刻苦训练是分不开的。而这些刻苦训练就像成功之前的准备一样。他准备充分了也就达到了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于是他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他成功了。6、现实中却往往有人等不及,虽然他也取得了成功,可他却付出了比做好充分准备都得多的代价。古代就有两个人,一个是贫穷的,而另一个个人却是富有的。有一天,穷人对富人说:“我要去南海”。而那个富人却不屑一顾的说:“就你?你带什么去?”穷人回答说:“一杯,一钵足矣”。富人很是吃惊,可他却故作镇定的说:“在等两年吧,我造好了船送你去”。穷人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一年后,穷人回来了,而富人却羞愧难当。不光是人,就连动物也有心急的时候。有一种蝴蝶在没有完全长成的情况下,就忍不住寂寞破茧而出了,虽然不用再忍受被茧包围的痛苦,却造成了它今日的残缺,让人生憾啊!是啊,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准备充分了,机会成熟了。便可静极而动,取得成功。我们不要像残蝶那样忍受不了寂寞,就毁了自己。让人生憾啊!行文结构:首先引用名人名言开门见山切入中心——因为他们做好了准备!接下来通过钢琴家郎朗的具体事例论述“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接下来通过讲道理论证“成功绝非偶然,它的背后一定埋藏着长久的努力和坚实的基础”,接下来联系学生学习实际,阐明“学习就是我们最大的机会”,从而激励读者抓住机遇努力学习,最后再以排比句重申“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并以设问的形式引起读者思考,让结尾照应开头,总结全文,并点题收束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