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又称“心猿”,这个词语取自“心猿意马”这一成语,指难以控制的心神。而孙悟空由一个小石猴最终成了斗战胜佛,皆因它对自我的约束,即“自律”。关于孙悟空的“自律”,有人认为是紧箍咒的作用,有人认为是孙悟空一路之上有了向善之心和向佛之心……总之,“自律”促进了孙悟空的成长。我们也是如此。自律,表面上是对自我的约束,实则能够促进自我的成长。请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深入思考,围绕“在自律中成长”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答案】成长需要自律自律,是什么?我认为,自律就是严于律己,就是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如果做到自律,那么就能向成功迈进一大步。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譬如——我。唉,这次语文考试我排名第十一,一个令我难以言述的数字,我怎么会…怎么可能…为什么不能再进几名呢?看到试卷的那一刻,我的心中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老师由最高分依次报到最低分,听着那刺骨的分数,心也慢慢凉了个彻底,如一盆凉水,将我从头淋到脚。考完那刻的轻松,快乐,得意顿时一抹而去。放学回到家中,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试卷交给了妈妈:“妈妈,那个…试卷签…签下字…”妈妈看到分数,显然有些恼怒,沉默不语。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压抑,冰冷的空气如一张大网,牢牢地罩住了我,密不透风。“妈妈…”我张了张口,想要缓解这紧张的气氛“其实…我只是有些粗心,那个…如,如果细心一点,就能考好了。”我结结巴巴,极力为自己辩解,妈妈听了,用力地点了点试卷:“又是粗心,你哪一次不是因为粗心?粗心不是借口,考不好的原因是你态度根本不端正……”我听着妈妈暴风雨般的数落,心情一落千丈。这次的第一名是我的好朋友小邵,她做起事来都是一丝不苟。下课,每当我去找她玩时,她总是埋头写作业,周围的喧闹嘈杂也影响不了她。因此,我总对她疑惑不已,认为她是个不懂得适度玩乐的人。如今才知道她是为自己制定好学习计划,懂得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什么是现在该做的,什么不该做,有主次有层次地认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后才放松自己。而我呢?有时一件事还没做完,又急切地想去做别的,只是觉得新鲜,那阵劲儿一过,便又把事情撂下了。长期以来,我便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做事总是拖拖拉拉,不爽快,认为什么都可以留到明天再去做,可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种拖沓的坏习惯直接导致了我这次考试的失败。“自律”表现在自爱,自省,自控。好的成绩来源于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更源于懂得自我约束,有错误或者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视它,不去改正它。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懂得自律的人才可拥有把握成功的可能。【解析】本次作文是提供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次作文提供了两段材料,第一段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由一个难以控制心神的石猴,经过自律成长为斗战胜佛的故事。第二段是由神话故事中的孙悟空说到我们,解释自律的含义,肯定其积极的意义,能促人成长。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深入思考。要求围绕“在自律中成长”写作,话题明确,学生不会写偏题。本次作文可写记叙文,可写议论文。假如写记叙文,则要写清人和事,注重细节描写,以情动人。要通过写人叙事表现人物如何在自律中成长的,运用场景描写或者细节描写突出成长过程中的自律行为,以及自律行为的结果,突出自律行为的重要意义。如写议论文,可以由生活中不能自律的现象说起,这种现象比比皆是。然后强调不能自己自律的后果,或事倍功半,或虎头蛇尾, 或有始无终,不能自律者难以成事。接着分析不能自律的原因,通过现象分析本质,挖掘根源,或懒惰,或没有足够的毅力,或没有目标,缺少动力。然后论述要想成事,必须学会自律,一个人只有能自律才能学会成长。解释什么是自律,罗列生活中自律的现象,接着分析如何才能自律。要做到观点鲜明准确,论据典型,论证有力,论证有层次性,论证方法不能单一。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