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农民在新经济政策初期日益好转的情绪,很快被1922年秋工业品涨价的损失抵消了;由于广大农民不参加1924年秋冬的苏维埃乡村选举导致40%的选举无效;1925年上半年创办农会的思想广泛流传,1928年初国家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由此可以推知A. 新政妨碍国家工业化B. 斯大林体制符合苏联国情C. 集体农庄的弊端显现D. 苏联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答案:【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时期并没有真正解决政权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农民与国家的关系问题。新经济政策时期,俄国农民的负担虽比共产主义时期有所减轻,但由于国家在土地、雇用劳动力使用、购买农机具方面的限制性规定、要求按最低的国家价格出售粮食、征收粮食税的强制方式等,使得农民与国家关系仍处于紧张状态,因而出现了材料中叙述的现象,说明当时仍未摆脱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水平,即苏联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新经济政策时期农民与国家的关系,没有体现新经济政策妨碍国家工业化,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斯大林模式的相关内容,故B选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时期没有实行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在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开始,故C选项错误。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