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梅尧臣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中“游江西”的“游”,兼含游历和游学两种意思,它可以长阅历,增见识,广交游,是封建社会读书人及第入仕之前常常要从事的一项活动。B.前四句先从作者方面着笔,正面写门人欧阳秀才即将启程出游;后六句转到对方角度,侧面写送别,体现了作者的才思和艺术创造力。C.本诗通篇从头到尾全都采用比喻,把欧阳秀才游江西之事,完全变成生动的形象描绘,是该诗艺术上的成功之处。D.三、四两句,写欧阳秀才萌生游历的心,随着落花,飞向西江。古典诗词写落花,常常带着感伤的情调,此诗写其飞举飘扬,却充满生机。【2】不同于一般送别诗重在抒写离愁别绪,请分析本诗表达了哪些情感? 答案:【答案】【1】B【2】①“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表达了对门人才华出众的赞赏,也是对门人的勉励,愿他振翅高飞,奋力进取。②“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表达了作为老师对门人的谆谆嘱咐,希望门人去江西后,善自择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处和往来。③“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是希望门人不要放弃科举,并祝愿门人他日科举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前四句先从作者方面着笔,正面写门人欧阳秀才即将启程出游;后六句转到对方角度,侧面写送别”理解有误。本题中“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首句中的“客”即指在汴京作客的欧阳秀才,由此可知前四句先从对方着笔,写门人欧阳秀才即将启程出游;从后六句中“我家无梧桐”可知,后六句转到作者方面,正面写送别,体现了作者的才思和艺术创造力。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本诗表达的情感。(1)这是一首送别诗,阅读全诗可知,本诗的送别对象不是一般送别诗中常出现的亲人或朋友,而是门人。诗歌的前四句从对方着笔,写门人欧阳秀才即将启程出游,后六句转到作者方面,正面写送别,全用比喻,用凤凰比喻欧阳秀才,是说他才华出众,非常人可比,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同时也是希望他以后能为朝廷建功立业。(2)“家无梧桐”既是诗人自谦,也是对人的勉励,愿他振翅高飞,奋力进取。门人即将远行,作老师的对他将来的一切非常关心,下面两句就是对他的谆谆嘱咐。(3)“凤巢”两句即暗用其意,是要欧阳秀才去江西以后,善自择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处和往来;同时也是奖誉欧阳秀才,说他今后前程远大,绝非“乌哺”辈所能相比。这是作者的临别赠言。结尾紧接“桂林”,举酒相送,以功名相期,补足送别之意。“无忘桂枝荣”,就是要欧阳秀才不要放弃科举;举酒相送既是送别,也是祝愿他异日科举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抱负,作者以此作结,郑重叮咛,表达了对门人的殷切期待。考生围绕“赞赏”、“嘱托”“期望”三点并结合具体诗句展开论述即可得分。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