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Co,含有一定量的NiO、Al2O3、Fe、SiO2等)制备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的工业流程如下图.己知:①草酸钴晶体难溶于水②RH为有机物(难电离)。请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一种能提高酸浸速率的措施_______。(2)操作①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3)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写出加入H2O2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4)加入氧化钴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若要将浸出液中Fe3+和Al3+全部沉淀,则应将浸出液的PH控制在_______。(已知: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则认为离子完全沉淀;Ni(OH)2、Fe(OH)3、Al(OH)3的Ksp分别为1×10-15, 1×10-38,1×10-32)(5)加入(NH4)2C2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过滤得到的草酸钴晶体需要用蒸馏水洗涤,检验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6)加入有机萃取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实验室可以用酸性KMnO4标准液滴定草酸根离子(C2O42-)来测定溶液中C2O42-的浓度,KMnO4标准溶液常用硫酸酸化,若用盐酸酸化,会使测定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答案:【答案】SiO2 提高硫酸的浓度或提高反应的温度或搅拌 分液漏斗、烧杯 2Fe2++2H++H2O2=2Fe3++2H2O 5pH<9 Co2++C2O42-+2H2O=CoC2O4·2H2O↓ 滴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证明已洗涤干净 溶解NiR2,使之与水层分离 偏高 【解析】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Co,含有一定量的NiO、Al2O3、Fe、SiO2等)制备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粉碎后用硫酸溶解,SiO2不与硫酸反应,过滤得到滤液中含有CoSO4、NiSO4、FeSO4、Al2(SO4)3及过量的硫酸,滤渣Ⅰ为SiO2,滤液中加入过氧化氢和CoO,将Fe2+氧化为Fe3+,同时调节pH,使铁离子、铝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所以滤渣Ⅱ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铝,向滤液中加入RH,Ni2+,溶于有机层,为分液,向水层加入(NH4)2C2O4,得到草酸钴晶体;(1)用含钴废料,粉碎后用硫酸溶解,SiO2不与硫酸反应,滤渣Ⅰ为SiO2,提高硫酸的浓度、提高反应的温度、搅拌能提高酸浸速率;故答案为:SiO2;提高硫酸的浓度或提高反应的温度或搅拌;(2)通过操作①得到水层和有机层,则操作①为分液,分液需要的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故答案为:分液漏斗、烧杯;(3)H2O2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故答案为:2Fe2++2H++H2O2=2Fe3++2H2O;(4)加入氧化钴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使铁离子沉淀,根据沉淀溶度积可知,铁离子所需的氢氧根离子浓度c1(OH-) = 2×10-11 mol/L,溶液的c1(H+) =5×10-4mol/L,则pH1-lg c1(H+)=3.3;同理可得,铁离子所需的氢氧根离子浓度c2(OH-) = 1×10-9 mol/L,溶液的c2(H+) =1×10-5mol/L,则pH2-lg c2(H+)=5;而氢氧化镍开始沉淀时所需的氢氧根离子浓度c3(OH-) < = 1×10-5 mol/L,溶液的c1(H+)> =1×10-9mol/L,则pH3<-lgc3(H+)=9,综上所述,最佳pH的范围为5pH<9,若故答案为:5pH<9;(5) 加入(NH4)2C2O4后生成CoC2O4·2H2O↓,离子方程式为:Co2++C2O42-+2H2O=CoC2O4·2H2O↓,检验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只要检验是否有残留的硫酸根离子在晶体表面即可,即滴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证明已洗涤干净,故答案为:Co2++C2O42-+2H2O=CoC2O4·2H2O↓;滴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证明已洗涤干净;(6)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可知,加入有机萃取剂可溶解NiR2,从而使之与水层分离;若用盐酸酸化,高锰酸钾会氧化盐酸中的氯离子,消耗高锰酸钾偏多,测定结果偏高;故答案为:溶解NiR2,使之与水层分离;偏高。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