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区域协同发展三大战略之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该战略的基本思路。根据左图、右图,回答有关问题。(1)左图中虚线表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确定界线A和界线B主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和______ _。(2)比较右图中成都与上海冬季气温的差异,并从地形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3)左图中甲(阴影部分)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被誉为我国的“鱼米之乡”,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简析该美誉形成的原因。(4)左图中乙(阴影部分)为三江源地区,雪莲和虫草(一种药材)是当地最受欢迎的旅游产品。简要评价采挖雪莲和虫草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从利、弊两方面分析)。(5)“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请分别列举长江上游和中下游河段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答案】(1)气温和降水(或热量和水分,或气候)  地形(或海拔高度) (2)差异:成都冬季气温较上海高。原因: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等高大山脉;对来自北方的冬季风、寒潮有阻挡和减弱作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北部没有高大山脉,冬季风和寒潮可以长驱南下)。(意思相近即可) (3)平原地形(或地形平坦),气候湿热(或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盛产稻米;河网密布(或河湖众多),盛产淡水鱼 (4)有利:增加经济收入,带动旅游业发展。(写出一条即可) 不利: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草地退化(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写出一条即可)  (5)上游: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沙化)等;中下游: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等(上游、中下游各写一项)【解析】(1)读图可知,A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0℃等温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所以划分的依据是气候,B是我国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所以划分的依据是地势。(2)读气温曲线图可知,上海的1月气温在5°以下,而成都的1月气温在5°以上,比上海温暖,原因: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等高大山脉;对来自北方的冬季风、寒潮有阻挡和减弱作用,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北部没有高大山脉,冬季风和寒潮可以长驱南下。(3)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河湖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所以是我国稻米和淡水鱼的主要产区。(4)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所以有利一面是增加经济收入,带动旅游业发展。不利方面是: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草地退化(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生态环境恶化。(5)长江上游地区,土地沙漠化严重,森林破坏较严重,所以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降水多,主要环境问题是洪涝灾害、水污染。
地理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