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伍德罗·威尔逊(1856—1924),美国第28任总统。美国传统的海洋政策为“自由中立主义”求最大限度地扩大中立国的海上权利。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人特纳提出“边疆学说”,马汉提出“海权论”,申明主动控制海洋的重要意义。1917年,威尔逊在演说中提出国联框架内的“绝对海洋自由”构想。美国国际角色定位逐渐由中立国向“自由卫士”、“世界领袖”转换。一战后,威尔逊在其“十”演说中重申该构想,并提出公开外交、公海自由、平等贸易、削减军备、国际联盟等,却遭到来自国内外的激烈反对。他意识到不可能通过一场国际会议一劳永逸地实现海洋自由,取得与英国对等的海军地位,于是转而谋求海洋霸权.对此,英国坚持将美国削减海军建设计划作为英国签订《国联盟约》的前提条件。1919年底,由于健康状况恶化等原因,威尔逊实践其海洋构想的努力无疾而终。——摘编自曲升《威尔逊海洋政策构想的转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初威尔逊提出“绝对海洋自由”构想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威尔逊的海洋政策构想经历了什么转变,并分析该构想无疾而终的原因。 答案:【答案】(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和一战爆发,美国逐步转变政策,力图扩大国际影响;部分精英要求美国主动控制海洋;英国仍然是世界海洋霸主,美国希望打破这种局面。(2)转变:从倡导“绝对海洋自由”转向谋求“海洋霸权”。原因:“自由中立主义”在美国国内仍有很大影响;分权制衡体制下国会制约了总统意志;英国仍有实力应对美国的挑战,霸主地位难以撼动;威尔逊身体状况恶化,政策无法继续推行。【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威尔逊提出“绝对海洋自由”构想的背景要分三个方面去分析,一是美国自身工业实力的增强,二是英国国家力量的下降,三是受一战的影响。(2)从材料的具体内容来看威尔逊的海洋政策构想的转变是从“自由中立主义”变为了转而谋求海洋霸权。该构想无疾而终的原因要从美国自身的政治体制、威尔逊自身健康状况恶化、英国仍是海洋霸主等多方面分析。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