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玉米为喜温、喜湿作物,我国北方玉米一般春季播种,夏季生长,秋季收割。吉林省是我国的“黄金玉米带”,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重任,这一重任深刻地影响着当地的种植结构。然而受国际市场的冲击,玉米价格较低,大大地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材料二:图甲为吉林省黄金玉米带核心区域分布图。图乙为吉林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图。图丙为长春市降水和风速季节变化图。(1)描述吉林省年无霜期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2)吉林省中部地区为“黄金玉米带”核心区域,其形成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并分析1980~2010吉林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原因。(3)吉林省在玉米生产过程中易遭受多种气象灾害,试例举一种,并说明理由。(4)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角度,提出吉林省玉米带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答案:【答案】(1)特征:西部无霜期长,东部无霜期短。原因:西部地区为平原,东部地区为山地,西部地区地势比东部低;西部地区降水量比东部小,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气温较高,无霜期长。(2)优势条件:无霜期(热量)适中;降水较多;黑土肥沃。 原因:吉林省是“黄金玉米带”,适合种植玉米;国家粮食安全的考虑;市场对玉米需求的增大。(3)春旱。理由:春季雨带未到,降水少;风速大,蒸发旺盛。 或夏涝。理由:7、8月份雨带来临,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或冻害。理由: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平坦开阔,无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大。(4)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科技投入,种植玉米新品种;加强玉米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国家设定玉米保护价格,制定补贴政策。【解析】本题以吉林“黄金玉米带”为考查背景,侧重区位基本原理与区域地理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结合材料和问题,发散思维,多角度的组织答案。第(1)小题,描述无霜期的空间分布特征,先看整体再看局部,整体看等值线的分布,局部看无霜期天数的多少、分布在哪里。由图可知西部无霜期长,东部无霜期短。西部地区地势比东部低;西部地区降水量比东部小,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因此气温较高,无霜期长。第(2)小题,由图可知,中部“黄金玉米带”核心区域无霜期(热量)适中;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壤肥沃、降水较多。1980~2010吉林省玉米的种植比例增加,大豆、小麦等其它农作物种植比重下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该地适合种植玉米、市场需求增大以及国家粮食安全的考虑。第(3)小题,吉林省为温带季风气候,春季气温回升,雨带未到,降水少、风速大,蒸发旺盛,形成春旱;夏季(7、8月份)雨带来临,多暴雨且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该地纬度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平坦开阔,无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大,易发生冻害。第(4)小题,吉林省玉米带可持续发展可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强科技投入、引进新品种、加强玉米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国家出台政策等方面考虑。
地理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