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冯梦龙(1574-1646)从“六经”经典出发,认为“六经皆以情教也”。情是世界的本译,是世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万事万物由情构成,万物因为情而生生不息。在《情史序》中,他说:“于是乎无情化有,私情化公,庶乡国天下……虽事专男女,未尽推侧,而曲终之奏,要归于正。善读者可以广情,不善读者亦不至于导欲。”有后世学者认为:“六经于情,是约之以礼;而梦龙要导的情,是本性之妻情。”无论是谁,当看到他的作品时,都能够交无情为有情,变私情为公情,最终形成一个“有情”天下。冯梦龙对妇女守节表现出赞赏,但在“三言”中冯梦龙对那些已婚妇女再嫁、婚外恋情也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在“三言”里,冯梦龙歌颂的是青年男女自主选择的爱情婚姻,对那些阻碍青年男女爱情的势力给予了批判。——摘编自张园园《冯梦龙情教论与三言婚恋题材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冯梦龙情教论思想的特点。(2)报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冯梦龙情教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答案:【答案】(1)特点:借鉴理学的哲学世界观构建情教理论体系;注重以情教教化育民;倡导专情,尊敬移情;歌颂自由,谴责专制。(2)背景:封建专制统治日益强化,阶级和民族矛盾尖锐;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理学思想的日益僵化;市民阶层兴起与扩大;社会生活观念发生变化。【解析】本题考查冯梦龙情教论思想的特点和产生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1)冯梦龙情教论思想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情是世界的本源”“无论是谁,当看到他的作品时,都能够变无情为有情,变私情为公情”“冯梦龙对那些已婚妇女再嫁、婚外恋情也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冯梦龙歌颂的是青年男女自主选择的爱情婚姻,对那些阻碍青年男女爱情的势力给予了批判”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冯梦龙情教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应当联系所学其生活的时代,从政治、经济、社会阶层和生活观念的变化等方面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