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著作被翻译、介绍到国内……时所选书目190多部。——摘自梁小民:《西方经济学名著精览》序言材料二本书作者约翰·哈罗德·克拉潘(JohnHaroldClapham1875~1946)是现代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担任过剑桥大学英王学院副院长、英国经济史学会会长、不列颠科学院院长等职,1943年受封为爵士。本书很有参考价值。在资产阶级学者有关英国经济史的作者中,本书,是篇幅很大、史实周详、资料比较丰富的一种……有助于我们了解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从本书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到,克拉潘同英国许多资产阶级学者一样,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坚决否认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力图证明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给英国劳动人民,带来的不是苦难而是幸福……所有这些,都是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严重歪曲。——摘自顾林:《现代英国经济史》(1986年版)中译本前言上述材料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翻译出版领域的多种现象。指出其中一种现象并说明形成的原因。
答案: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现象,如“西方经济学”著作在20世纪80年代被大量翻译出版;对翻译出版物的介绍或评价仍然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中译本前言对外国作品的介绍存在明显的自相矛盾之处等等,根据史实对现象形成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示例:现象1:“西方经济学’著作在20世纪80年代被大量介绍到国内,并翻译出版。原因:经济建设政策深刻影响学术建设;改革开放需要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经济理论和管理经验,“文革”结束和真理标准的讨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改革开放,中外交流的增强。现象2:对“西方经济学”翻译出版物的介绍或评价仍然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左”倾思想在学术领域仍然存在(在翻译、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同时,时资本主义经济还在进行批判)。原因:“文革”思潮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还不彻底,“左”倾思想依然存在;国际格局时意识形态的影响;译者个人因素的影响。(如明显遗留有“文革”的气.息,在1986年出版的经济学名著《现代英国经济史》的中译本前言中,作者和作品均被人为套上“资产阶级”标签,严厉批判该书“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强调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力图证明英国近代经济史是对英国劳动人民血腥掠夺的历史)现象3:对外国作品的介绍存在明显的自相矛盾之处(如译者认为该书“很有参考价值”,但又认为该书的内容“是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严重歪曲”,前后自相矛盾)。原因:“文革”结束和真理标准的讨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但长期以来的思想禁锢,许多人对发展经济是不是还在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会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表现出种种忧虑;思想领域具有明显的保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