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洗攸之字仲达,少孤贫。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殷孝祖率众军攻之,中流矢死,军主范潜率五百人投贼,人情震骇,并谓攸之宜代孝祖为统。时建安王休仁总统众军,闻孝祖死,遣宁朔将军江方兴率三千人赴赭圻。攸之以为方兴名位相亚,必不为己下,军政不一,致败之由,乃率诸军主诣方兴推重,并慰勉之,方兴甚悦。攸之既出,诸军主并尤之。攸之曰:“卿忘廉蔺事邪?吾本以济国活家,岂计此之升降。”明旦进战,自寅讫午,大破贼于赭圻。寻进号辅国将军,代孝祖督前锋诸军事。薛常宝等在赭圻食尽,南贼大帅刘胡屯浓湖,以囊盛米系流查及船腹,阳覆船,顺风流下,以饷赭圻。攸之疑其有异,遣人取船及流查,大得囊米,寻克赭圻。赭圻、浓湖之平也,贼军委弃资财,珍货山积,诸军各竞收敛,唯攸之、张兴世约勒所部,不犯毫芥,诸将以此多之。攸之招集才力之士,随郡人双泰真有干力,召不肯来。攸之遣二十人被甲索之,泰真射杀数人,欲过家将母去,事迫不获,单身走入蛮。追孝既失之,录其母去。泰真既失母,乃自归,攸之不罪,赐钱一万,转补队主。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事多所记忆。及攻郢城,夜尝风浪,米船沉没。仓曹参军崔灵凤女先适柳世隆子,攸之正色谓曰:“当今军粮要急,而卿不以在意,由与城内婚姻邪。”灵凤答曰:“乐广有言,下官岂以五男易一女。”攸之欢然意解。(选自《宋书·沈攸之传》,有删改)[注]流查:竹筏。乐广:西晋名士。【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B. 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C. 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D. 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指人的别名。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B. 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也用作帝王的自称。文中指前者。C. 蛮:先秦指非华夏民旅,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泛称南方少数民旅。D. 婚姻:指男娶女嫁过程,也就是双方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沈攸之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大敌当前,形势危急,沈攸之率领各位军主拜访江方兴,表达推崇敬重之心,从而使军政统一,上下齐心,最终大败敌军。B. 沈攸之机警明断,能够识破敌人伎俩。敌军把布袋装米系在竹筏和船的腹部,伪装翻船顺风流下,来传送军粮。沈攸之怀疑其中有诈,派人截取,得到很多粮食。C. 沈攸之唯才是举,礼贤下士。双泰真孔武有力,不肯听从沈攸之的征召,射杀追兵,后来听从母亲的劝降前来归附,沈攸之没有处罚他,反而奖赏并委以重任。D. 沈攸之晚年勤奋好学,喜爱典故。他能背诵《史记》《汉书》中的很多史事。仓曹参军崔灵凤引用乐广的典故来为自己辩解,沈攸之听后非常高兴,当即怒气大消。【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攸之曰:“卿忘廉蔺事邪?吾本以济国活家,岂计此之升降。”(2)诸军各竞收敛,唯攸之、张兴世约勒所部,不犯毫芥,诸将以此多之。 答案:【答案】【1】B【2】D【3】C【4】(1)沈攸之说:“你们忘了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吗?我本来是为了救护国家,怎么能去计较彼此地位的高低。” (2)各军竞相收取,只有沈攸之、张兴世约束自己的部下,秋毫无犯,其他将领因此称赞他们。【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般应注意: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本句首先要把握大意,注意“明帝”“殷孝祖”“攸之”“薛常宝”等人称变化,依据整句结构特征来判断“内抚将士”“外谐群帅的句读。故选B项。【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文中的“婚姻”指儿女亲家,类似用法有《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故选D项。【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解答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C项,“听从母亲的劝降”于文无据,原文是“追者既失之,录其母去。泰真既失母,乃自归”。故选C项。【4】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首先要回到句子所在的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第一句得分点:“卿”,古代用为第二人称,表尊敬或爱意,译为“你们”;“济”,救护;“岂”,怎么;“计”,计较;“升降”,地位的高低、职位的升进与黜退。第二句得分点:“竞”,竞相;“收敛”,收取;“约勒”,约束;“以”,因为;“多”,称赞;“之”,代词,他们。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沈攸之字仲达,从小父母双亡,生活贫穷。明帝即位,正遇上四方反叛,于是以沈攸之为宁朔将军,和领军队据守虎槛。殷孝裰为前锋都督,不被众人拥护,沈攸之对内抚慰将士,对外协调将帅,大家都信任他。这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人驻扎在赭斯,殷李祖率领众军攻打他们被流箭射中身死,军主范潜率领五百人授降南贼,人心惊慌恐惧,都认为沈攸之应该代替殷孝祖担任统帅。这时建安王刘休仁统领各军人马,得知殷孝祖已死,派宁朔将军江方兴率领三千人前往赭圻。沈攸之认为江方兴名位与自己相当,一定不肯屈居己下,而军政不能统一,是导致失敷的原因,于是卑领各位军主去拜见江方兴表示推崇敬重,并且安慰鼓励他,江方兴很高兴。沈攸之出来后,各位军主都责怪他。沈攸之诞:“你们忘了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吗?我本来是为了救护因家,怎么能去计较彼此地位的高低”,第二天早上进军作战,从寅时到午时。在赭圻城外大败贼寇。不久,进号辅国将军,代替殷孝祖朱督办前锋诸军事。薛常宝等在赭圻粮食用尽,南贼大帅刘胡驻扎在浓湖,用布袋盛米系在竹筏上和船腹中,装作翻船,顺风流下去,用来向赭圻提供粮食。沈攸之发现了,怀疑其中有诈,派人截取船只和竹筏,得到了许多袋米。不久,攻克赭圻。在赭圻、浓湖平定的时候,贼军丢弃了财,珍贵貨物大量堆积,各军相收取,只有沈使之、张兴世约来自己的部下,秋毫无犯,其他将领因此巷赞他们。沈攸之招有才能有武力的人,随郡人双泰真很武力,征召他,却不肯来。沈攸之派了二十个人穿上铠甲去捉拿,双泰真射杀了几个人,想园家带着母亲离开,因事情急迫,未能带成,单身逃入蛮地。遗拿他的人既然捉不到双泰真,便把他母亲抓走了。双泰真见母亲被抓,于是来自首,沈攸之不加翠罚,赏赐转补队主。沈攸之晚年好读书,手不释卷,《史记》《汉书》中的史事有很多都熟态能背诵。攻打郢城时,夜晓遇上风浪,米船況没了。仓曹参军崔灵风的女儿嫁了柳世隆的儿子,沈攸之严厉地对他说:“当前急用军粮,而你却不把此放在心上,难道是因为你是城内柳世隆的亲家吗。”崔灵风答道:“乐广曾经说过,下官怎么会用五个儿子去换一女儿”,攸之高兴地同意。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