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选自《留侯论》,有删节)【注释】①挟持:内心怀有。②项籍:即项羽。③轻:轻易。④弊:疲弊。⑤子房:即张良,字子房,为汉高祖刘邦主要谋士。⑥淮阴:指韩信。【1】解释下列加点字。(1)匹夫见辱 (2)是以百战百胜【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卒然临之而不惊(2)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3】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断开。(限断两处)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4】本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 答案:【答案】【1】(1)被 (2)因此【2】(1)突然面对意外而不慌乱。(2)看那汉高祖成功的原因,项羽失败的原因,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3】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一个节奏1分)【4】忍耐【解析】选自《留侯论》 作者:苏轼 年代:北宋【1】试题分析:此题注重考查了文言词汇的掌握和结合语境解释的能力。注意平时积累课内文言词汇。【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依据句中的重点文言词汇,常用的文言句式来翻译,(1)句抓住“临”是面对的意思,“惊”是惊慌、慌乱的意思;(2)句抓住“夫”“所以”“已矣”。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