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为研究乙醇结构及其部分的化学性质,进行下列实验。完成下列问题:Ⅰ.用如图装置来推测乙醇的结构式。(1)实验中钠需要粉碎成很小的颗粒,其原因是__________。(2)两次实验平均用乙醇1.15克,收集到气体体积平均为0.28升(换算成标准状态)。由实验数据可以推测乙醇分子的结构,依据是________。(3)若使用的乙醇中含有少量的水,则收集到氢气的体积__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Ⅱ.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检验其产物,其中C装置的试管中盛有无水乙醇。(固定和夹持装置已略去)(4)装置A圆底烧瓶内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C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5)实验过程中D装置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写出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去D处酒精灯,反应能否继续进行?_____。原因是_______。(6)检验E中的生成物__________。 答案:【答案】增大接触面以提高反应速率 通过计算,2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1mol氢气,说明1mol乙醇分子中存在1mol活泼氢原子 偏大 MnO2 预热反应混合气体 亮—黑交替出现 2CH3CH2OH+O22CH3CHO+2H2O 能 该反应本身放热 在洁净试管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入E中溶液,加热煮沸,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乙醛 【解析】(1)钠与乙醇的反应比较缓慢,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回答;(2)钠与乙醇反应放出氢气,计算出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和使用的乙醇的物质的量,结合二者的比例关系解答;(3)根据2Na + 2H2O=2NaOH + H2↑和2CH3CH2OH+2Na→2CH3CH2ONa + H2↑分析判断;(4)A是生成氧气的装置,结合过氧化氢的性质分析判断A圆底烧瓶内的固体物质;乙醇易挥发,该反应需要加热,据此分析解答;(5)铜催化氧化乙醇,实际上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铜与氧气反应,一个是氧化铜氧化乙醇,据此描述实验现象和书写反应的方程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据此分析解答;(6)E中含有乙醛,结合乙醛的性质分析解答。(1)钠与乙醇的反应比较缓慢,实验中将钠粉碎成很小的颗粒,可以增大接触面以提高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以提高反应速率;(2)钠与乙醇反应放出氢气,标准状态下0.28L氢气的物质的量==0.0125mol,1.15g乙醇的物质的量==0.025mol,则==,说明1mol乙醇分子中存在1mol活泼氢原子,故答案为:通过计算,2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1mol氢气,说明1mol乙醇分子中存在1mol活泼氢原子;(3)对比2Na + 2H2O=2NaOH + H2↑和2CH3CH2OH+2Na→2CH3CH2ONa + H2↑可知,若使用的乙醇中含有少量的水,放出的氢气偏多,则收集到氢气的体积偏大,故答案为:偏大;(4)根据图示,装置A是生成氧气的装置,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放出氧气,因此装置A圆底烧瓶内的固体物质是二氧化锰;乙醇易挥发,C中热水可以预热反应混合气体,并产生乙醇蒸气,故答案为:MnO2;预热反应混合气体;(5)铜催化氧化乙醇,实际上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铜与氧气反应,一个是氧化铜氧化乙醇,因此实验过程中D装置可以看到铜粉一会儿变黑,一会儿变亮。D处发生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去D处酒精灯,反应能继续进行,故答案为:亮—黑交替出现;2CH3CH2OH+O22CH3CHO+2H2O;能;该反应本身放热;(6)E中为乙醛的水溶液,其中可能含有乙醇,因此检验E中的生成物的方法为:在洁净试管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入E中溶液,加热煮沸,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乙醛,故答案为:在洁净试管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入E中溶液,加热煮沸,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乙醛。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