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附文《中国的土地》,试与课文相比较,说说这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什么异同。中国的土地刘湛秋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答案:两首诗背景不同:前者是充满硝烟的抗战时期,后者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写法不同:前者借用鸟的歌唱作比抒情言绪,后者是直抒胸臆。但主题相近:前者抒发诗人面对遭受苦难的大地,要为此而献身的强烈愿望,后者是面对这块神奇的土地,表达永远思恋的感情。两首诗都注重意象创造:如果说艾青是借助“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来描绘出中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中国人民的无比悲愤以及解放区的勃勃生机,让人们看到抗战胜利的光明和希望,那么刘湛秋则是把对中国土地的讴歌、对中国人民的礼赞寄寓在典型新颖的意象之中:如“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既写出了祖国山川的秀美,又自然地暗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再如“微风下的湖水”和“一泻千里”的“长江”形象地概括出了中国人民敦厚而顽强的性格特征,那“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挂霜”的葡萄,更表明中国人民已摆脱了幼稚和愚昧,开始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