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抗疫,为了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彰显了现代国家的重要职责。 [抗疫·折射时代现实] 19世纪,流行性发热开始在英国工业化城市的工厂和拥挤、肮脏的住宅区传播,对劳动人口造成严重伤害。与此同时,蒸汽彻底改变了交通运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1831~1854年欧洲六次霍乱大流行均起源于印度,而此前这种疾病从未传播到亚洲以外的地区。传染病防控成为19 世纪迫在眉睫的公共卫生问题。 ——摘编自[美]乔治·罗森《公共卫生史》 [抗疫·关乎民心向背] 抗战以来,华北广大地区因日寇的残酷扫荡,出现了严重的疫病流行。本着“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战争胜利”的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积极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实施各种防疫办法,取得显著成效。河北一位老人说:“鬼子给我们造成病,八路军给咱们治好病,真是救命的恩人。” ——摘編自李泚河等《抗战时朔华北根据地的卫生防疫工作述论》 [抗疫·贡献中国智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卫生防疫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控制天花流行,有计划地开展全民种痘。60年代起,中国基本消灭了天花。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国务院随即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纳入法制轨道。 屠呦唠团队受中医记载启发,提取青蒿素用于防治疟疾。因对人类抗疟的杰出贡献,她于2015年荣获诺贝尔奖。 (1) 根据材料,说明19世纪疫病防控在欧洲备受关注的现实原因。 (2) 结合材料,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卫生防疫对抗战的意义。 (3) 下列观点任选其一,结合上述材料,以疫病防控为例予以论述。(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观点1:历史灾难在造成伤痛的同时,也推动了历史进步。 观点2;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答案: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城市环境恶化,疫病流行,造成劳动力损失;工业革命带来交通运输业的显著变化,加速了人口流动,出现病毒的跨洲传播。 根据地防疫,保护了军民的身体健康,增进了广大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支持;巩固了根据地社会稳定,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有利于团结力量共同抗日。 示例: 观点1 疫病是人类发展的重大威胁,人类文明史某种程度上也是同疫病斗争的历史。19世纪末,工业化、城市化引发的疫病传播,在导致人口和经济损失的同时,也推动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抗战时期,面对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党领导根据地积极开展卫生防疫,与“民族敌人”和“健康敌人”共同作战,极大地推动了民族独立事业向前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疫病医疗的历史中寻找答案,研发新药,完善法制,不断提开公共卫生管理能力,稳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综上,人类在历史灾难的应对、反思和探索中,推动着历史的进步。 观点2 历史告诉我们,能否解决好民情、民困,关乎社会永续发展。为人民谋幸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抗战时期,为保障根据地军民身体健康开展的“卫生防疫战”,是民族独立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从组织疫苗接种,到加强公共卫生法制建设,再到鼓励科研、发展医药民生,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健康福祉放在第一位,切实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固共产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保护人民健康的历史,充分证明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
社会法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