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寻迹文化源,共享文明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一个坚定的孔子的信徒……荀子又是诸子中的一个综合者,他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同时对于庄子的天论,有很多的吸收,因此发展出“天人之分”的学说。 ——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汉代人将孔子予以理想化,以此成为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可以说在武帝统治时期,儒教进入了支持汉王朝政治的时代…… ——[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材料三: (1) 写出材料一中荀子和庄子所属学派,并根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思想发展呈现的特点。 (2)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的含义。 (3) 材料三儒学的传播轨迹说明什么?结合孔子学院分布图和所学知识,概述其设立的意义。 答案: 儒家,道家。特点: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与融合。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黯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正统思想,一直持续2000多年。 说明:儒学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义: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社会法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