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寻求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摘自《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
材料四:国民党不仅在思想上和政治上、 而且在组织上也得到共产党的很大帮助,对于共产党来说,在实行国共合作后也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国民革命运动中两党得到了共同发展。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五: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 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承和发展。”
材料六: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这条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它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由此,它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七:
图三
图四
(1)
图一与图二所示文献颁布于哪一历史事件?图文献对土地分配提出了怎样的方案?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理念?
(2)
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在“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中,资产阶级进行探索的代表性事件。依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仁人志士向西方学习的共同之处。
(3)
举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革命过程中产生的思想。这一思想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
概括指出国共合作对国共两党产生的共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
(5)
根据材料五,以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具体史实为例,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
(6)
根据材料六结合所学概括出中国“胜利之路”是指什么道路?用原文词语归纳选择这条道路的决定性因素。
(7)
分别指出图三和图四战役的伟大意义。指出抗战中两个战场之间的关系?
(8)
综合上述各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平均分配土地(有田同耕)、以民为本(注重民生)。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寻求变革, 推动社会共同进步。
实现共产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
共同发展;(符合题意即可得分)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实:黄埔军校的建立,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北伐战争,叶挺独立团取得汀泗桥贺胜桥战役。说明: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民族主义其核心目标是实现民族独立团结,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的;民权主义其核心目标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的,民生主义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强,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居道路均可)、国情制约。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百团大战有利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整体。(符合题意即可)
国共两党合作的史实启发我们:国共两党,合则两利;中国共产党创新思想、创新革命道路说明中国共产党是由伟大生命力的政党,始终坚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