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走进校园,经常看到这样的楼名:文质楼、兰蕙楼、勤耕楼、明理楼、搏毅楼、行知楼、笃志楼、博约楼、致远楼、厚德楼、思齐楼、凌云楼……
看到这些楼名,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从中选出两三个楼名确定立意,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志向是舵,行动为桨 新时代领路人曾说过:“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承诺一千,不如落实一件。”如果把我们的青春比作一条朝着未来前进的船,那么志向是舵,行动为桨。 志向是舵,体现在远大的志向可以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用他们的经历佐证了这一点。“古今完人”、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说得好:“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阳明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下可以排在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影响最大的大儒的地位,首先就是归功于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立下要做孔子那样的圣贤的大志,并一生都在为之付诸行动。其名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 行动是桨,体现在行动的务实可以为我们带来成功的积累。 有了远大的志向,再加上务实的行动,就能够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理想前进。北宋王安石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发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感叹,强调了“有志”的重要性,后来因自己随着人群畏难退缩、半途而废,而未能穷究山洞奇险之景,由此特意提出“有志”还要不盲从别人而是坚持自己的行动,才可以朝着自己的梦想继续前进。王安石谈的是登山,也是人生。 志向与行动的结合,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行合一”。“知”,是指知识理论;“行”,是指实际行动。对我们青年学生来说,知行合一,强调的是既要拥有远大的志向,更要务实自己为实现志向而付出的行动。 当你进入学校的大门时,免不了会看到这样那样的楼名,如笃志楼、致远楼、行知楼、凌云楼等,这是学校对你寄予厚望的地方;这是你开启梦想,为之奋斗的地方;这是你成功路上该有厚积与沉淀的地方。年轻学子当如鲲鹏,心怀大志且脚踏实地,待一朝羽翼丰满,扬名于天地之间,驰骋在乾坤之中。 因人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因站在山脚,所以更应有会“会当凌绝顶”的胸怀;因为不甘平庸所以更要憧憬长风破浪的征途,心中有志向,便能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坚定志向,更能在无声中积蓄强大力量。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青年学生当志存高远,以志向为舵;“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需要的是努力拼搏,以行动为桨,努力开创出属于我们自己灿烂的人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