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1952年冬天后,我国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摘编自《历史纵横》 材料三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改革,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管体制,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摘引自王都昭《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是根据哪一法律文件进行的?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当时我国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953—1956年间,国家主要采用什么方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国家也相继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改造,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3)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全国率先实行“包干到户”的是什么地方?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4) 在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俄国也有过土地方面的变革,分别写出其事件。 (5) 综上,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答案: 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民翻身做了主人,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避免农村贫富分化;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工业发展。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安徽凤阳小岗村;因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农民生产的自主权,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 启示是经济建设要符合客观规律,要符合本国国情,要符合人民的利益等。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