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惩治网络诈骗,呵护未成年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案例回顾
2021年3月,常州市的小李(12岁)在网络上看到有人发布“充10元可以返388元”的消息,于是添加对方为好友。在对方诱导下,小李用母亲微信向对方转账5000多元,发现被骗后报警。经调查取证,警方于5月19日抓获5名诈骗团伙成员,并刑事拘留。
材料二:相关链接
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次修订新增“网络保护”等内容,并于2021年6月1日正式生效。
(1)
材料一中,诈骗团伙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哪一准则?
(2)
分析材料二中《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的原因。
(3)
有了这次被骗的经历,小李会对有关国家机构提哪些合理化建议。
答案: 诚信。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未成年人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不法侵害; 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有利于规范网络行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权力机关要科学立法,完善相关法律,做到有法可依; 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加大打击网络诈骗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依法处理网络诈骗行为,维护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