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国家历史主流的见证。
材料一:
材料二: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三:在清朝的辽阔的领土上,生活着汉、满,策,回,藏等五十个少数民族。清朝在边腰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
——节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教材
材料四: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一直到清王朝覆灭的2100年间,国家整体上基本是统一的,其时间长达1600余年,而分裂割据的时间有500余年。
——叶小兵(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
材料五:中国疆域的发展变化表明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力量和悠久历史。政治史上的连续性在疆城上表现持续的稳定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原先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不断的接触、混杂和融合,不断出现的分裂和消亡,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
——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1)
与材料二中描述的史实相对应的朝代,是材料一中的哪一幅图?
(2)
试举一例“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的史实,并说明其发挥的作用。
(3)
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观点?试以有关史实加以论证。
答案: 图一
如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加强新疆和清朝中央政府的联系,使清朝对西北地区统治增强,边防更加巩固.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加强了西藏与清朝中央政府的联系。设置台湾府,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我国东南海防.
观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论证:从时间上看,自秦以来两千多年里,中国历史统一的时间远远多于割据的时间.从空间上看,历朝历代的疆城持续的稳定性,奠定了今天国家疆城版图的基础。 从制度上看,中央对地方一系列的疆城有效管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从民族的关系上看,中国的历史就是一个多民族交融的历史,奠定了我们今天多民族国家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