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犯罪是社会危害性大,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材料二: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要学会依法自律,防微杜渐。材料三:2017年6月22日,杭州市上城区林生斌家突发火灾,其妻和三个孩子不幸遇难。警方调查明确火灾为放火案,保姆莫焕晶有重大作案嫌疑。2018年2月,莫焕晶涉嫌放火、盗窃案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依据《刑法》相关规定一审宣判:莫焕晶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一万元。
(1)
犯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
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怎样才能预防犯罪、防患于未然?
(3)
结合材料三回答,法院对罪犯的判决中哪是主刑?哪是附加刑?
答案: ①刑罚或刑事处罚或刑事处分。②A严重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处罚性。
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应拒绝不良行为,明确是非界限,不入生活中的“雷区”。③应树立法治观念,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⑤认真学法,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
死刑属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和罚金一万元属附加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