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实行统治的武士阶级在德川时代积累了经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官僚制度,并且培养了一大批很有组织能力的人才……武士在日本地位很高,责任重大,但是经济却不是非常富裕,这一点有利于培养武士的使命感和冒险精神……许多下级武士从此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明治维新的新领袖。
——[日]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的改革中,曾经……亲手推翻幕府的中下级武士,面临着未来国家发展道路选择的时候,首先革了自己的命——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无奈。武士在明治维新后成为新的“四民”中居皇族、华族之后的士族,并在近代社会变革中归于解体……但武士阶级的覆灭是社会的巨大进步,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但他们并没有被社会彻底淘汰,其中的成员有相当一部分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运用原有的特长、知识与教养服务于新社会。
——李卓《明治时代日本武士的最后结局》
材料三
国家富强的基础,在于人民的富强,当平民百姓尚未脱离无识贫弱境地时,王政维新的美名终究也是徒有其名而已,对抗世界富强各国之目的也必然难以达到,因此使平民百姓的知识进步,吸取文明各国之规则,逐步振兴全国学校,广泛普及教育,则是今日的一大紧急任务。
——木户孝允《振兴普通教育实乃当务之急》
(1)
据材料一,概括武士阶级能够成为“明治维新的新领袖”的原因。
(2)
据材料二,指出“首先革了自己的命”的具体表现,并说明“武士阶级的覆灭”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
(3)
据材料三,指出日本进行教育改革的目的。
答案: 原因:地位高、责任大;经济贫困;冒险精神。
表现:废除等级制(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说明:成功领导明治维新;推动日本近代化发展。
目的:实现国家富强;提高国民素质。